現今汽車的智能化之高,不僅讓我們的車內娛樂變得更加豐富有趣,更讓駕駛安全性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通過各種主動安全系統,車輛能在危險來臨時以遠超人類的反應速度執行剎車減速甚至轉向避讓的動作,這樣的系統毫無疑問是廣大新老司機的福音。
測試畫面截取自IIHS官網
但大家又是否曾經想過,對於這些主動安全系統來説,在一些特定的場景下,它們可能都沒法很好地發揮作用?
行人監測與防碰撞系統:到了晚上就沒用?
就在近期,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簡稱IIHS)對目前在售車型進行了一項特別測試——夜間行人安全系統測試。
測試畫面截取自IIHS官網
這一項測試是讓受測車輛在天黑之後勻速駛過測試區域,檢驗車輛的主動安全系統能不能及時發現橫過馬路的假人並執行主動剎車的動作,最終達到避免撞倒假人的效果。
除了需要在夜間實現黑暗的測試環境之外,測試還將涉及12mph(19.2km/h)、25mph(40km/h)與37mph(59.2km/h)三種行駛速度以及使用遠光燈、近光燈的兩種照明條件,以及行人橫穿馬路、行人在路邊行走兩種場景。
測試畫面截取自IIHS官網
受測的23款車型大部分都是在IIHS的普通測試中取得優秀表現的產品,但在面對夜間測試時,只有4款車型得到好評,其餘受測車要麼減速不足撞到假人,要麼乾脆就沒有減速直接撞了過去。
而那四款好評車型分別是日產Pathfinder、豐田凱美瑞、豐田漢蘭達和福特Mustang Mach-E。
日產 Pathfinder
海外市場售價:34640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4.08萬)起
國內售價:暫無
豐田 凱美瑞
海外市場售價:25945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8.04萬)起
國內售價:17.98-26.98萬
豐田 漢蘭達
海外市場售價:35855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4.93萬)起
國內售價:25.88-34.88萬
福特 Mustang Mach-E
海外市場售價:43895美元(摺合人民幣約30.52萬)起
國內售價:27.59-38.99萬
這意味着市面上在售的大部分車型在面對黑暗環境的時候主動行人保護裝置的效果都會大打折扣,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主動安全系統晚上變“瞎子”是因為啥?
首先,環境光照強度顯然是最大的干擾因素。
正如IIHS在報告中所説的那樣,很大一部分致命交通事故發生在夜間,因為在夜間環境下駕駛者對周邊環境的感知力變弱,經常在發現橫穿馬路的行人時已來不及反應。
測試畫面截取自IIHS官網
而多數使用高清攝像頭進行視覺分析的主動安全系統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
入夜後,如果沒有路燈提供的充足照明,主動安全系統的核心硬件——前視高清攝像頭很可能會因此而無法獲得清晰的前方影像。
就像我們平時在夜間用手機拍攝一樣,受制於攝像頭體積較小的原因影響,鏡頭進光量不足。小巧的影像傳感器也意味着它們在夜間使用高感光度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的噪點,這些因素都會極大影響它們的夜間工作質量。
而在影像系統“下線”之後,系統就難以準確判定前方行人的位置,難以及時發出制動指令。
此時車輛本身的照明效果也會極大地影響主動安全系統,因為在黑暗弱光環境下,前大燈是你唯一能夠依靠的照明光源,如果前大燈的照明效果不佳,那麼主動安全系統的工作也會受到直接影響。
幸運的是IIHS的報告指出大部分車型在使用遠光燈時都能及時發現假人並進行主動剎車;但是在使用照明範圍和距離都更弱的近光燈時,很多車型就無法避免碰撞的發生,即便在燈光照射到假人的瞬間介入,也只能大幅減速,減輕碰撞力度。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以高清攝像頭為核心的主動安全系統就沒法在夜間測試中取得好成績,甚至會出現完全不減速直撞假人的情況。
比如主要依靠高清攝像頭實現安全輔助功能的本田Pilot就沒能成功地在IIHS的測試中及時剎住車輛,最終得了一個最低的評價。
本田 Pilot
海外市場售價:38080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6.48萬)起
國內售價:暫無
那麼,那些夜間也能剎得住的車都採用了什麼“黑科技”?
其實答案也並不難想象,就是在高清攝像頭的基礎上增加不受光照影響的硬件輔助——雷達。
以凱美瑞和漢蘭達兩款車型取得優秀評價的豐田所採用的TSS 2.5+(Toyota Safety Sense 2.5+)就是讓位於前風擋玻璃上沿的單個高清攝像頭與車頭的毫米波雷達進行聯動,進行影像和雷達雙重監測定位。
而得分最高,成功完成所有項目的日產Pathfinder,它搭載的Safety Shield 360主動安全系統也同樣基於攝像頭+雷達輔助的工作原理。而在這些都具備雷達輔助的車型之間導致表現差異的,其實就看各家系統的具體算法和硬件之間的工作協調邏輯、效率以及車輛前大燈的照明效果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具備雷達輔助加持的車型,在夜間的防碰撞系統更加可靠。
主動安全系統的夜間性能可以提升麼?
另外,在測試報告結尾,IIHS總裁表示汽車製造商表示在售車型的行人保護系統在黑暗環境中工作不佳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因為日產、豐田和福特的車型都能在測試中獲得好成績,意味着汽車製造商是有能力針對這種特殊環境作出功能優化的。
優化的手段無非是增加毫米波雷達的使用以及對算法進行優化。
另外,隨着近年激光雷達在國內造車新勢力之間流行,諸如小鵬P5這樣的新車已經用上了這種最新的裝備。
倘若未來更多的車廠能夠將激光雷達應用在主動安全系統之中,勢必能夠對路上的車輛、行人、非機動車以及障礙物進行更加快速且精準的監控。
不過在教授看來,在完全自動駕駛的時代到來之前,駕駛車輛的始終是人;駕駛者是需要對自己所開汽車的安全負責的,而不是將自己和他人的安危完全託付給電子系統。
因此要想提高夜間行車的安全性,歸根結底還是需要咱們開車的時候打醒十二分精神,避免疲勞駕駛,不要分心操作手機等智能設備,只有自己的眼睛和手腳才是最值得信賴的裝備。
而主動安全系統,始終只是在某些突發狀況中的一種輔助保底措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