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孩子第一次聽見母親的聲音
上游新聞 重慶晚報慢新聞 記者 彭光瑞/文 重慶市女子監獄供圖
“媽媽犯了錯,必須受到懲罰。但寶寶沒錯,你要茁壯成長,等媽媽回來。”13歲的小輝(化名)通過電腦屏幕終於見到了十年未見的母親,將頭埋得低低的躲在衣服裏,早已泣不成聲。
4月5日,重慶市女子監獄民警聯合西南大學研究生志願者來到監獄服刑人員張某(化名)家中,開展一次暖意融融的“家訪”。這是重慶市女子監獄聯合西南大學研究生志願者團隊啓動“希望之心”關愛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幫扶項目中的一幕,目前,該項目已幫扶14名困境兒童走出陰霾、走上正軌。
這個孩子,十年第一次聽見母親的聲音
走進重慶九龍坡區某小區一間舊屋,房屋老舊,除了掉漆的傢俱和一堆舊衣服外,幾乎沒有任何新式物品,家中的一扇門前,貼着小輝寫下的一副對聯“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自從小輝媽媽因販賣毒品罪押送入獄後,小輝就是我們老兩口帶大的,當時小孩子才兩歲,對於媽媽,他只有模糊的印象。”小輝的外婆、服刑人員張某的母親説起女兒不禁兩眼含淚。張某入獄後,小輝的父親也離開了家,年幼的小輝由外婆撫養長大,因常年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和關愛,小輝是一個性格內向、缺乏自信,也不善與人交談的孩子,隨着青春期的到來,小輝沉迷上了網絡遊戲,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甚至一度想要輟學。
2020年年中,重慶市女子監獄民警發現張某情緒低落、改造表現每況愈下,在民警反覆幫教下,張某終於説出了壓在心裏的那塊石頭——在親情電話中,她聽説兒子小輝抗拒讀書,她非常擔心,她希望小輝能夠積極生活,茁壯成長。
▲民警前往服刑人員家中家訪
民警瞭解到這一情況後,聯合西南大學研究生志願者將小輝納入“希望之心”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一對一”幫扶計劃,定時定點來到張某家中對小輝開展心理幫扶、學業輔導,陪伴小輝畫畫、打球、吃飯……半年的時間過去了,小輝變得開朗許多,看到民警與志願者會熱情地稱呼“姐姐、哥哥”。2020年下半學年,小輝的學習態度一天比一天好,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了巨大進步。
2021年春天,為獎勵孩子的進步,民警讓張某換上便裝,在一塊平坦開闊的草坪錄製了一段親情視頻,通過家訪放給小輝看。當小輝在電腦屏幕上見到媽媽的樣貌,聽到媽媽的聲音,少年一瞬間紅了眼眶。
5年,14個孩子,點亮希望的燈
像小輝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因為母親在押服刑,父親遠在外地打工或者再婚組建新的家庭,他們成為了事實留守兒童。這樣的孩子有的連最基本的生活都難以保障,有的因缺乏教育誤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有的心理存在嚴重缺陷,成年後需要用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治癒童年時期的陰霾。
2016年,針對這個羣體,重慶市女子監獄聯合西南大學研究生志願者團隊啓動“希望之心”關愛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幫扶項目,女子監獄民警和西南大學研究生志願者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互搭平台,旨在為在押服刑人員與其子女之間搭建一座連心橋。監獄摸排服刑人員家庭未成年子女實際困難,聯合志願者提供愛心幫扶,通過互動陪伴、課後輔導、法律援助、心理輔導等方式幫助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解決就學、生活、社會保障等現實問題,引導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端正人生態度,養成良好社會習慣,強化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從而成長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這個項目開展以來,5年的時間,民警與志願者已點對點、多對一幫扶14名困境兒童走出陰霾、走上正軌。其中,女子監獄特困服刑人員子女小芳(化名)作為14人之一,在2018年以優異的成績成功考取大學,在拿到錄取通知書時,她給幫扶民警發送了一條短信,“謝謝你們沒有放棄我媽媽、沒有放棄我們這個家庭,沒有你們的資助與幫助,我無法踏進象牙塔,更無法成為自己希望成為的那個人。”
“希望之心”在行動,照耀她們回家路
重慶市女子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朱德華表示,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的社會幫教和愛心幫扶是女子監獄歷來高度重視的一項工作,一方面引進高校資源、社會資源,主動探索引入各行各業幫扶力量,讓服刑人員感知到來自政府、來自社會、來自家庭的關心關愛,從而形成積極改造、誠心悔罪的強大阻力;另一方面內外聯動,真正為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長提供幫助。
近年來,女子監獄深入摸排服刑人員事實無人撫養未成年子女、具有實際困難家庭的信息,積極聯合市法律援助基金會、市婦聯、各大律所、各大高校及各司法所,根據上級文件規定,依託“法幫義工”民警志願者服務團隊,連續組織開展“關愛服刑人員子女,精準保障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回家之路——社會工作服務項目”“與愛童行——陽光與花兒”等專項行動,持續建立完善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常態化關愛保障機制。
近3年來,女子監獄幫助困難服刑人員及其未成年子女申請法律援助基金20餘萬元,幫扶4萬餘元,走訪幫教服刑人員生活困難的未成年子女200餘人次,積極幫助落實政策,在對服刑人員產生良好教育效果的同時,收到較好的社會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