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什麼最重要?相信“安全”一定是上榜最多的一項。然而對普通消費者來説,如何判斷一台車到底安不安全呢?按鐵皮、關車門等“樸素判定法”的熱度顯然不如前些年了。國內“安全碰撞測試”自從遭遇“內卷”之後,無論是關注度還是“公信力”都比以前增強了許多。
不過“安全碰撞測試”其實也是一種“直白”的稱呼。無論是熟悉的NCAP,還是IIHS、IASI等稱呼,字面意思或是新車評估方案,又或者只是強調了車輛的安全指數。只不過無論哪種測試,在大多數時候都是圍繞“碰撞”這一核心點來展開。只不過時代和環境的變化和發展不會讓車輛的安全僅侷限在“碰撞”這一維度上。就在不久前,C-NCAP就發佈了新的規則修訂。“新規”到底有哪些現實意義?又或者只是博眼球呢?就讓我們一一分析。
“召回”算作“自首”?“新規”的第一條,就是明確“車輛召回”問題的處理方式。如果車型存在召回,且召回工作尚未結束,則不納入候選車型。如果已經發布評測通告之後,相關車型出現召回事件,則終止該車型的測評。
從邏輯上來説,這次針對“召回”問題的解釋也是情理之中。既然廠家對產品進行召回工作,那從主觀上就是認為自己的產品存在某些“問題”。通俗點説,這有點類似於“投案自首”。那麼再對其進行安全測試就顯得畫蛇添足了。畢竟,“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嘛。
現在大多數消費者對於“召回”的看法已經越來越理性,相對過去更為寬鬆的輿論環境,也有助於廠家敢於“認錯、改錯”。於是我們也可以看到,曾經都是以召回“老爺車”為主的公告,現在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這絕非是現在的產品比以前的質量更差了,而是相應的機制已經越來越完善了。所以主要針對新車進行測評的C-NCAP等機構,確實有必要明確一下“召回”情況下的規則。
OTA:“補丁”不是想打就打電氣化固然是汽車在如今最顯眼的變革核心,但是伴隨它的還有智能化、網聯化等板塊。而在高速的軟件迭代中,“OTA升級”就成為一個從陌生到熟悉的操作。此次“新規”明確C-NCAP試驗通知5個工作日內,可以報備車輛OTA升級計劃,如果升級不涉及安全內容,可以在試驗開始前進行升級並記錄。如果試驗已經開始,則不再允許OTA升級。
這一點實際上保障了兩個板塊,第一是試驗的“控制變量”。安全測試只是汽車產品眾多功能之中的一個,但卻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一項。在測試項目開始前,創造一個相對公平、穩定的環境,是科學求實的基礎態度。
第二點在於“發展的眼光”。雖然説現在的評價規則之中,“重疊碰撞”、“偏置碰撞”、“側面碰撞”以及“鞭打測試”等項目仍是分值的“絕對大户”。但是主動安全的評分標準與要求也是與日俱增。在OTA升級之中,便不能忽視對主動安全成績的干預。試想,一個“謹慎”的更新包被用於測試後,再換一個“積極”的更新覆蓋,那測試結果還有什麼參考性呢?
皮卡:這到底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以上兩條是完善規則,那麼這裏開始就是新增項目了。首先是將皮卡納入測試範圍(最大設計總質量≤3.5噸的皮卡車(多用途貨車))。這點對於皮卡的利好當然是顯而易見的,畢竟在國內的用車文化以及法規要求下,皮卡在乘用車之中一直屬於“二等公民”。近年來皮卡“乘用化”的聲音不斷,許多地區已經開始陸續解除對皮卡車“進城”、以及行駛部分“橋樑”、“隧道”的限制。更復雜的用車環境也是皮卡需要納入安全測試的原因之一。
但是説完利好,也有不利的一面。因為現行的安全測試標準,基本是按照傳統乘用車量身打造。不要説是皮卡,即使是硬派越野車型,在其中的表現似乎都難言滿意。比如在去年IIHS測試中,大家比較熟悉的硬派越野車Jeep牧馬人,就因為在小角度偏置碰撞中成績不佳,一時之間飽受爭議。
其實這事也不能完全怪硬派車型,因為它們中大量採用的非承載式車身結構。這種重視底盤(大梁)承載能力的結構,面對小角度偏置碰撞這種考驗“上層建築”剛性的測試項目時,是有“先天不足”的。不過,顯然C-NCAP也明白這一點。於是在引入皮卡車的同時,也暫時對皮卡車的MPDB碰撞(50%重疊移動漸進變形壁障碰撞試驗)中的兼容性作為觀察項目,而不參與最終評分。這顯然也是給了眾多“吃”乘用車市場的皮卡車,一個緩衝的餘地,相信未來還是會把這一項給補齊。
電安全指標更新,最順其自然的一項前面已經提到過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之快,讓傳統的汽車產業的各個環節,都在發生變化,這其中也包括安全測試環節。C-NCAP這次的標準更新也很“簡單”,那就是“照搬”GB/T 31498-2021《電動汽車碰撞後安全要求》相關條款進行了電安全評價指標更新。該《要求》於今年8月份更新發布,全面替代了2015年發佈並實施的GB/T 31498-2015版本,預計將在明年3月份正式實施。
新《要求》在安全部分,主要修改了絕緣電阻技術要求,增加了電動汽車後碰撞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等等。C-NCAP的測試標準跟進“國標”要求,理所應當的改變。
寫在最後:除了以上四個部分,C-NCAP的“新規”還針對行人保護、膝部氣囊等細節進行完善。總之,在國內汽車安全測試“內卷”之後,C-NCAP的動作顯然要積極、迅速了一些。測試內容方面感覺也更走“差異化”路線。但是無論如何,在汽車行業身處“百年未有之變局”之時,“新規”的推出,也是積極變革的一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