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詠梅“婚變”無聲痛哭:過度付出是親密關係的“元兇”?
來源:曾奇峯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作者|妙黛有言
在百度上搜索“讚美妻子的詞語”出來的大多都是:賢妻良母,善解人意,秀外慧中這樣的詞彙。
千百年來,女性在婚姻中扮演的角色,似乎都是那麼“温柔”,那麼隱忍。
她們一直在付出,一直在微笑,一直在扮演家庭“照顧者”的角色。可是,她們真的幸福嗎?
《聽見她説》第四期《重塑》中,影后詠梅用她扎心的演技,講述着一名妻子的壓抑與不幸。
老公對她説離婚的前一刻,一無所知的她,還在關心老公,茶怎麼樣,水夠不夠燙。
她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只覺得腦子“嗡”的一下。
這麼多年,她似乎沒有做錯過什麼。聽從父親的話,學會計,找穩定的工作。去婚戀市場,找一個願意跟她踏實過日子的男人。
生下孩子後,老公讓他辭職回家。生一兒一女,湊一個“好”字,耐心照顧家人,照顧孩子。
沒有人問她過得開不開心,別人都以為她很幸福。只有到了深夜,當她從夢中驚醒去洗手間痛哭時,她才知道,自己根本不幸福。
從小都在滿足他人的期待,都在付出着,努力着,好像只要付出,只要努力,只要通情達理,一切都會變得美好和諧一樣。
她不知道的是,付出得太多,不僅自己不幸福,伴侶也可能不幸福。
親密關係中的付出,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健康積極的付出,讓雙方都覺得幸福享受;另一種是過度消極的付出,付出者會覺得委屈,接受者覺得想要逃離。前者是親密關係的潤滑劑,後者則是親密關係的毒藥。
簡單的説,“過度付出——習慣接受”的夫妻組合,幾乎都會變成一個拼命吶喊,一個裝傻充愣。
就像《重塑》中説的:“你一直在笑,我以為你很高興。你一直沉默,我以為你很喜歡。”
“我這麼愛付出,原來是為了我自己”
有一個抖音名叫“50歲阿姨自駕遊”很火,博主是一位56歲的阿姨,同樣是含辛茹苦了一輩子。
她為了給女兒一個完整的家,和早就沒有感情的老公生活了很多年。老公不喜歡吃辣,她做飯就不做辣的,老公喜歡看體育頻道,她就等老公睡覺之後再去看電視。
隱忍與付出,是她前半生的主題。
後來女兒結了婚,有了孩子,她又開始給女兒帶孩子。直到偶然間看到網上一位自駕遊的網友,她才知道原來人生還可以有不同的打開方式。
但是她不能走,因為女兒的一對雙胞胎孩子,還沒有上幼兒園。
最終,她“熬”到兩個外孫上了幼兒園,“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任務,可以開始過自己的人生。
臨走前,她還把女婿所有的鞋,刷了個遍。
這位56歲的老阿姨和上面提到《重塑》中的女性,都是傳統意義上的賢妻良母。
她們的潛意識裏住着一個“小人兒”,不斷地告訴她們,你必須付出,才會被愛。你必須努力照顧家人,家庭才會和諧。
這來源於她們從小與父母的情感關係,她們在原生家庭中往往沒有得到過真正的愛。她們只有做得好,只有足夠爭氣,才能獲得父母的贊同和認可,才不會被拋棄。
童年的生存策略,成為了她們長大成人後的潛意識:我必須繼續付出,才能獲得認可,才能獲得家庭穩定。
這樣的人,自我價值感往往是比較低的。她們不認為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更不認為別人會無條件地對自己好。
她們的價值感來源於別人的認同和肯定,只有不斷對別人好,獲得對方的讚許與感激,才能彌補他們心裏“我不夠好”的惶恐。
如果一個妻子每天晚上都給老公削一個蘋果,老公説“感謝你”,妻子會覺得自己被認可了。可是,如果老公説“我不需要你給我削蘋果”,那麼妻子會怎麼樣?
正常的妻子會經歷短暫的失落,然後接納老公的建議。而付出感太強的妻子,會覺得自己無所適從,因為她失去了這件事情上證明自己價值的感覺。
她們對老公孩子的照顧,也是對自己“不自信”的投射。她們不相信自己能夠做成事業,考入名校,那就用付出感激勵他人,完成自己的夙願。
説到底,付出感太強的人,是不懂得愛的方式。她們沒有被好好愛過,也就不懂得如何愛別人。
接受太多的人,其實消化不了
一個人只有感覺到自己,沒有多得也沒有少得的時候,才會認為關係令人滿意。如果在關係中體驗到了不公平的感覺,就會產生壓力或者不滿。
付出者往往會説“我付出了這麼多,我問心無愧”,而接受者卻無法面對自己內心的愧疚感與罪惡感。只能用不同的防禦方式,自我安慰、自我保護。
韓劇《產後調理院》中,小愛媽媽是大家眼裏的明星媽媽,她順產生下一對男孩雙胞胎,母乳餵養第三胎。老公是明星運動員,她經常在社交平台曬自己的精緻生活。
可實際上,她是標準的喪偶式育兒,老公總覺得“帶個孩子而已,沒有問題吧”,就把家裏的一切都扔給她。
小愛媽媽也從來沒有“反抗”過,即使有再大的困難,最後也會同意。
還在月子中的時候,老公要求她一起去參加記者採訪。她説寶寶需要哺乳,老公還沒等她話説完,就用通知的語氣告訴他,記者希望見見你。
妻子長期的付出中,老公早就忘記了妻子的價值。
在他眼裏,自己是可以心安理得看電視,而妻子需要擺平家裏的一切。
在不公平的關係中,接受者為了減少自己的愧疚和壓力,會發動自己的防禦機制來減少這些感覺。
一般會有三種情況,這三種情況有時候也是共同存在,逐步進行的。
追求實際公平
在接受伴侶付出的初期,接受者往往會用同樣的行動回饋伴侶。在行動上關懷,在情感上呵護。
可是,時間久了他們發現,自己無論如何也不如伴侶努力,伴侶似乎也不在乎他是不是付出,那自己乾脆樂享其成。
修復心理不公平感
開始全盤接受伴侶付出的時候,接受者為了掩飾自己的罪惡感,防禦機制再次發揮作用。
他們下意識地告訴自己——那是她願意做的;女人就應該做這些。
離開不公平的關係
付出者在付出的同時,實際上也在“索取”,索取對方的認可,索取對伴侶的控制權。
當接受者覺得自己難以回報,又備受壓力的時候,他們可能會選擇離開這段關係。
停止過度付出,學會愛人愛己
我們前面一直在舉妻子付出的例子,可實際上生活中,自然也有老公過度付出,妻子不斷防禦的相處模式。
不管是男是女,是妻子是老公,只要有一個人在拼命付出,相處模式就是相似的。
適當付出與過度付出之間的界限在哪?
在於兩個人有沒有真正感覺到親密。
如果妻子説想吃蘋果,老公立刻呼應,開心地把蘋果拿來,妻子也幸福地吃掉,這就是親密。
可如果,妻子每天削好蘋果,要求老公和孩子必須吃掉,因為蘋果有營養,弄得大家都很累,這就是過度付出。
過度付出的人,心裏就像有一個黑洞,別人填不滿,自己更填不滿。
你讓他們停止付出,可能會讓他們更難受。
想要打破僵局,唯有四個字——真實需求。
問問自己,真實的需求是什麼,真的開心嗎,真的願意這樣默默付出嗎?
只要你不願意,沒有人能阻攔你。
不願意做飯就外賣,不願意收拾衞生就讓家裏亂點,不願意全職就去工作。不用害怕伴侶會不會生氣,你不説,他怎麼知道你不開心呢?
同時,也要問問自己,伴侶的真實需求是什麼。
他們想要看到的,是你忙碌又帶着怨氣的身影,還是與你的情感共鳴,平等溝通。
也許你會問,我不再過度付出,家裏的家務誰做啊?
答案是:叫老公一起做,他們也需要付出感,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即使他們適應了被付出的感覺,也要重新打破,重新建立平等的親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