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儒家文化在遇到外來文化的時候,為何總是十分的強勢?

儒家學説,又稱儒學、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文化哲理與宗教體系。前5世紀由孔子創立,脱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孝為核心價值,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富於入世理想。

中國的儒家文化在遇到外來文化的時候,為何總是十分的強勢?


“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説,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需要區分開來。但到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儒家遭受到了重創,之後,自漢武帝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就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的正統思想。然而,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儒家文化,對中國國民性的形成又有什麼影響呢?它與朝代更迭,社會的變遷又有着什麼樣的關係呢?長期以來,我們都身處儒家文化的環境之中,缺少一定的參考物,因此,很難跳出這個熟悉的“語境”去評論儒家。

中國的儒家文化在遇到外來文化的時候,為何總是十分的強勢?


但無可否認的事實是:在兩千多年的朝代更迭中,遠在千里之外的西歐,雖然,也遭遇了饑荒等災害,但是,卻沒有像中國一樣,每次改朝換代都需要經歷巨大的流血事件,甚至,是一場大破壞。這期間,非正常死去的人數眾多,導致中國古代的社會經濟停滯不前。令人想不到的是,現代文明就是在如此“黑暗”的中世紀誕生的。在把中國與日本等周邊國家相比的時候,發現中國在遇到外來文明的時候,通常很難實現自我更新,反而,會把外來文明融入到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中。這樣看來,西方歐洲的基督教文化,似乎更加值得借鑑。接下來,我們再説説:中國的儒家與西方基督教的人生觀,它們分別會形成怎樣的價值判斷?在維繫社會秩序與道德層面,儒家與基督教又有着怎樣的不同?儒家在遇到外來文化的時候,為何總是十分強勢?對此,可從以下兩個層面進行探討:

中國的儒家文化在遇到外來文化的時候,為何總是十分的強勢?


一、人生成功的標準:儒家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可以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來概括,它與西方基督教所倡導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可謂是背道而馳的,這從一定層面,反映了人與上帝對世界以及人性看法的顯著差異。在儒家文化中,“修身齊家”只能算是人生的基礎功課,最後,的“治國平天下”才是一個人成功的標誌,因此,後者才是人生的終極目標。儒家將“治國平天下”看作是能夠光耀門楣的大事,也是生而為人的最大意義。儒家秉持“貴賤有序”的態度,認為:聖人擁有教化萬民的天然權力。於是,在這樣價值觀的指導下,古人自然會將科舉和做官等作為人生奮鬥的主要方向。但是,遺憾的是,即使人們按照儒家的標準去做,最後,成功的人也是非常稀少的,多數人都只能淪落為一個失敗者。就算是極少數人獲得成功,位極人臣,成為帝王的左膀右臂,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最後的下場卻是非常悲慘的。如果深究其中的原因,便是一個僅僅依靠儒家綱常建立的“人治社會”,不僅不會有穩定的權威存在,更難以保證基本的公平和正義。

中國的儒家文化在遇到外來文化的時候,為何總是十分的強勢?


在這一點上,基督教所認為的成功標準與儒家就有着極大的區別,基督教的成功標準,其實,只有一個:遵守上帝的法律。基督教不看重職位的高低,更不在乎是否做了什麼偉大的事情,基督教只關心個人的道德行為,是否遵守了上帝的律法。凡是能夠做到遵守上帝律法的人,他便就是基督教所認為的成功人士。如果,成為了這樣的人,不僅上帝要為他賜福,這種福氣還會庇護他的後代子孫。“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施慈愛,直到千代。”《出埃及記》中就説過這樣的話。所以,在基督教推崇的成功標準中,幾乎人人都可以成為成功人士。你並不需要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只需要遵守上帝的律法,無論你是手藝人,還是清潔工,基本上都可以獲得成功,並實現人生最終的意義。因為,在《聖經》中,並不存在所謂的“草民”這一概念。基督教從未將名望與帝王作為一個人成功的標準,對於那些違反上帝律法的人,即使他是威風凜凜的大將軍,或是統治天下的君王,他一樣都是基督教所認為的失敗者。

中國的儒家文化在遇到外來文化的時候,為何總是十分的強勢?


二、道德在人生中的地位:在儒家推行的價值觀中,“修身齊家”只是為終極目標服務的基礎手段,而“治國平天下”才是人生需要奮鬥的理想,所以,真正能夠光宗耀祖的只有“治國平天下”這一種途徑,而非“修身齊家”。在儒家文化中,修身或是道德都不太重要。當一個人治國平天下的目的,與自己的修身齊家發生衝突的時候,根據儒家的價值觀,個人應先拋棄修身齊家,然後,不顧一切地優先實現平天下的目的,從而實現光宗耀祖的願望。如果,一個人通過不好的手段來登上高位,後來,則運用治國的權力來造福芸芸眾生,那麼,儒家又會如何選擇呢?其實,這也是儒家文化中存在的倫理悖論,也就是中國的一些改革者為什麼都要經過造反才能取得成功?

中國的儒家文化在遇到外來文化的時候,為何總是十分的強勢?


與儒家文化完全不相同的是,道德在西方基督教中擁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因為,基督教所認為的人生終極目標便是道德的本身,所以,基督教對一個的道德要求特別高,人們哪怕違反一點點道德,也被稱作是犯罪。因此,能夠在道德方面遵守上帝律法的人,他就是成功人士,除了道德之外再無其他成功的標準。在聖經中提到的道德規範是非常苛刻的,具體可以參考《出埃及記》以及《民數記》。對於一個信奉基督教的人,在面臨需要依靠不好的手段來登上高位時,這個人首先應該拋棄權勢和利益,這也是聖經中嚴格的要求。《聖經》中講到:“上帝是是光,是愛,是真理,是生命,是公義,是一切世間一切美善的源泉。”道德和律法都來自上帝,因此,它們神聖不可侵犯,並且,上帝容不下一絲邪惡,美善一定會戰勝邪惡。

中國的儒家文化在遇到外來文化的時候,為何總是十分的強勢?


三、儒家文化的強勢之處:儒家文化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很深,其精神內核主要是:“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即使是當下,我們也無法走出它的圈子多遠。它有其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我們應如實客觀的正視這個問題。通過以上分析,想必大家已經認識到基督教與儒家,它們所屬的體系根本就毫無相同點。但是,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雖然儒學大家並不知道有上帝的存在,但是,這些人卻無法超脱於宇宙之外。因而,作為儒家文化起源地的中國,更應該發掘儒家文化的現代價值,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以做到“古為今用”,提升自己的文化軟實力,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文化影響力。參考資料:【《周禮》、《聖經》、《出埃及記》】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83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的儒家文化在遇到外來文化的時候,為何總是十分的強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