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對孩子發脾氣時,原來他心裏是這麼想的……
父母有理由選擇用哪一種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而孩子卻只能選擇接受父母的脾氣甚至暴力。
畢竟多數家長都在認為,“我打孩子是應該的,孩子打我就是不孝子。”
01
當你對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他們心裏是怎麼想的呢?首先,我們看下這個簡短的小視頻。
(視頻戳上面,友情提醒各位在WIFI下觀看喲)
這個視頻內容,是一個小男孩因為翻弄垃圾桶被爸爸打了屁股之後,氣得在家裏走過來走過去,嘴裏還不停地嘟嘟囔囔説着什麼。
看小孩發脾氣,真的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小男孩既生氣又委屈的樣子讓人看了覺得十分可愛,尤其是追在爸爸身後不停地跟爸爸理論的憤怒樣子,再加上字幕君配上的滑稽的字幕,更是越看越萌。
孩子犯錯父母會嚴聲呵斥,甚至會拳腳相向,輪到父母犯錯,孩子卻會選擇無條件的原諒我們。
02
珀爾夫婦在《青春不叛逆》一書中提到,“父母絞盡腦汁的突然轉變,不會打動孩子的心;父母一點一滴的愛的表示,卻能換來深切的信任。父母絕不要在“心靈層面”傷害孩子,而要時時向他們證明你的關愛之心,你就會營造出信任的氛圍。”
是啊,為人父母,我們總是在努力的尋找一條通往優秀父母的道路,然而在尋找這條路的過程裏,往往會因脾氣和嚴苛而傷害孩子。以致於我們在努力的想要彌補的時候,卻發現,孩子早已經把我們的傷害拋之腦後,無條件的原諒我們,然後全然享受我們的愛了。
回想一下,生活中孩子做過的那些暖心舉動,哪一件不是令人動容的呢?
當孩子打擾到你時,你可能會心煩氣躁或者對孩子發脾氣,然而當孩子被訓斥以後,只要你伸開雙手,他們就會輕而易舉的投進你的擁抱裏;
當孩子偶爾不開心時,你總會覺得小孩子有什麼不開心的,然而當你不開心時,孩子卻會用他稚嫩的小手摸摸你的臉頰或者擦去你的淚水,然後依偎在你身邊。
當學校老師要求你給孩子在家裏的表現打分時,你給了一個糟糕的分數,因為他毛病好多,不愛乾淨,吃飯磨蹭,做作業不認真等,當孩子給你打分時,那是一個滿分,他説,我的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她為我好吃的飯菜,為我把髒亂的衣服疊的整整齊齊,她是我心裏的天使。
不得不承認的是,父母的確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往往在愛的同時也是有條件的:孩子最好是按照我們希望的樣子慢慢長大。
而孩子跟父母又是不一樣的,無論他的父母從事什麼樣的職業,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健康還是疾病,或美或醜,他們對我們的愛都是無條件的,而且如火一般熾熱。
03
記得之前聽過這麼一句話,“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就是相愛相殺的。好的時候可以騎在父母身上看馬戲,而一旦產生矛盾就進入了互不理睬的狀態。”
在我看來,很多時候,孩子比我們大人要寬宏大量的多。
父母與孩子之間產生矛盾時,父母先是對孩子進行説教,當説教行不通的時候就變成了呵斥,呵斥再行不通可能就對孩子進行男女雙打了。
朋友最近跟我講了這樣一件小事。
前一陣子他愛人因為工作需要出差一週,沒辦法,他只好把工作陣地轉移到了家裏,邊帶孩子邊忙手頭的工作。有一次他正忙得焦頭爛額的在電腦上跟同事核對工作,這時候兒子跑過來不停地搖晃着他的腿説肚子餓了。一開始朋友還親暱的哄着兒子説,爸爸忙完這一點就去給你做飯,有零食你先吃着。
孩子也聽話的去了,結果,剛過了一會,兒子連哭帶鬧的又跑到他的身邊説就要吃飯就要吃飯的。朋友一下子就火了,對着兒子吼了幾句。當時也是忙昏了頭,吼完就繼續忙工作去了。等到他工作結束的時候才猛地想起來剛才那一幕,於是趕緊跑出去找兒子,這時候小傢伙已經躺在沙發上睡着了,身邊是吃剩的麪包。
朋友説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他恨不得要給自己一巴掌。
後來當他正準備把兒子抱到牀上去睡得時候,孩子醒了,眼淚汪汪的説,“爸爸,你忙完了嗎?我已經吃飽了,你不用管我啦。”乖巧的樣子絲毫沒有責怪爸爸的意思。
這時候,朋友內疚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們總會因為孩子纏着我們或者在我們認真做事的時候,對我們的打擾是他們的不懂事。其實在很多時候,是我們這些做家長的太不懂事了。
父母有理由選擇用哪一種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而孩子卻只能選擇接受父母的脾氣甚至暴力。畢竟多數家長都在認為,“我打孩子是應該的,孩子打我就是不孝子。”
而這接連不斷的家庭內部戰爭的化解,都是孩子對父母的寬容。他們並沒有因父母的脾氣產生記恨或者疏遠心理,而是帶着傷痕又靠近父母,再次接受父母的愛和下一次傷害。
孩子,比我們要懂得寬容的多。
04
父母對孩子發脾氣後後悔了?快快使用這幾個好密招!
當你已經順利地找到自己情緒失控的原因,並且已經對下次同類事件準備好預案,那麼接下來就是要思考如何跟孩子和好。這6個方法,或許就可以打消你的擔憂。
1、向孩子坦誠你的錯誤
其實,只要我們示弱,孩子很容易原諒我們的。家長不妨蹲下來跟孩子解釋剛才自己為什麼發脾氣了,請求他原諒自己的一時衝動,讓他知道你的情緒已經平復了,而且無論如何你都是愛他的。
比如:「媽媽很抱歉,剛剛有沒有嚇到你?現在心情還好嗎?」鼓勵孩子將心裏的感受説出來,以防憋在心裏留下陰影。
2、讓孩子知道你學到的經驗
家長對孩子發脾氣往往只是很籠統地罵孩子:「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孩子其實根本不知道自己哪裏做錯了。
所以在求原諒的時候,不妨跟孩子解釋你這次反思學到的經驗:「媽媽再怎麼生氣、傷心,也不應該那樣説話。如果媽媽下次説:我很生氣,因為你跟我説你要上牀去睡覺,卻還在玩玩具,我有受騙的感覺。這樣講,你會不會了解呢?」這樣孩子下次便更容易懂得你的意思。
3、問問他,你想媽媽下次怎麼辦
孩子喜歡受到尊重的感覺。
當孩子確實屢教不聽,而你對此又很生氣的話,你不妨主動出擊,保證自己下次不再隨便發脾氣,但是讓孩子説説當相同的錯誤再次發生時,希望媽媽怎麼做。
「當媽媽很生氣時,如果以這件事來説,你希望媽媽怎麼説,你才會瞭解呢?」「下次發生同樣的事情,你不想媽媽發脾氣,你要怎麼做呢?」
4、下次讓孩子主動提醒你
經過這次事件你可以和孩子來個小約定,「下次媽媽再發脾氣的時候,你主動提醒媽媽不要生氣,好不好?」這樣的方法既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避免發生傷害事件,又能讓孩子意識到媽媽生氣時,自己是不是做錯事了。
5、回到事情的原點,就事論事
孩子對於你剛才的情緒失控表示理解了,但為了避免同樣的事件再次發生,家長就應該針對這件事,好好給他上上教育課,提醒孩子下次不要再犯錯了。
比如:「剛剛媽媽叫你吃飯收玩具時,你説的跟做的不一樣。如果再來一次,你可以怎麼做?不會讓媽媽覺得你在騙我。」然後討論這件事可以怎麼解決,孩子也就懂得下次該怎樣做得更好了。
6、謝謝孩子的原諒
跟孩子和好的最後一式,不忘謝謝孩子的原諒,不要因為自己是大人就覺得影響自己的威嚴。
你可以和孩子勾勾指頭,約定彼此生氣時的表達方式不能傷害自己和別人,不隨便發脾氣,而是要用適當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心情及想法。
爸爸媽媽要記得,真正的威嚴源於孩子內心對你的尊敬。
--end--
來源:成長樹。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