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網訊 沿着安潭路一路到底,有一處粉牆黛瓦的古風建築鑲嵌在四周林立的安置房裏,趨漸成形,這裏是拱墅區康橋街道義橋老街的舊址。走進四周圍擋環繞的工地,工人們正在各自工位緊趕工期,挖掘機、貨車來來往往,現場建設熱火朝天,工期已近尾聲。預計到今年年底,這些機器的轟鳴聲將被古運河集市的繁華取而代之,停留在老義橋人記憶裏的義橋老街又將在運河畔兀自而起。
追憶往昔繁華
期待老街重生
很難想象,如今亟待重生的義橋老街,當年是何等繁華。
在老義橋人周天培的記憶追溯裏,義橋老街像一艘從歷史深處駛來的船,陪伴了老義橋祖祖輩輩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承載過往來商人的糧、鹽、絲、茶,也曾停泊在抗日戰爭的硝煙裏。
老街依傍着運河,歷史上這裏水路縱橫,明清時是運輸和燒香入杭的必經之地,當時這裏的碼頭是僅次於拱宸橋的繁榮小碼頭;在清末民國,這裏形成了義橋集市;1949年以後,杭州城北主要發展工業,運河貨運自然繁盛;本世紀初,義橋碼頭仍是運河上重要的貨運碼頭之一。
這一帶,是原義橋鄉的經濟中心,集市和水運是它的兩個關鍵詞。運河邊的義橋老街養育了鬱小海和他的祖輩們,他聽已故的長輩説起過,從前老街兩側滿是攤鋪,運河上來往的長途船隻總在這兒歇腳、住宿,居民大多以此為生,生活富足。
伴着老義橋人的回憶,走在續建中的老街上,清晨霧光中木門打開的吱呀聲、晌午整街不絕於耳的店家吆喝聲、傍晚搖櫓歸來的歡笑聲恍若就在耳畔,老店號、老民居、老弄堂、古碼頭古樸欣榮,矗立在歲月柔美的斜陽裏……
重塑運河集市
留住鄉愁記憶
時過境遷,舊貌已逝。隨着社會發展,這裏的傳統民居逐漸少去,近幾年的拆遷工作更加速了附近居民的搬遷,目前周邊基本已是平地。
去年年底,義橋老街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作為運河景觀帶(康橋路-餘杭界)工程一期的子項目,義橋老街項目提上建設日程。項目位於京杭大運河與新開河交叉口兩岸,在新開河兩岸佈設兩組建築組團,用地約7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4000平方米,包括新建建築物和傳統木結構古建築共8座單體建築。
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老街輪廓日漸清晰,村落入口景觀、沿街建築、戲台院落以及水鄉石橋已漸次佇立。建築以浙北地區臨街民居形式為主要建築特色,造型高低錯落,外立面主要以粉牆、黛瓦和木構為主要風格。
日前,好消息傳來,新開河北側新建建築屋面瓦片已鋪設完整,南側新建建築已結構結頂,兩座傳統古建築木結構基本搭設完成,新開河上拱橋結構部分澆築完畢,目前工人們正在進行南北兩側建築和室外配套景觀施工。
傳承歷史文脈
融入美好生活
無論是周天培還是鬱小海,再建老街都是他們心中一直以來的期盼。“現在我們住進了安置小區,老街是一份寄託,也是運河邊義橋集鎮歷史文脈傳承的文化陣地。”
古運河邊的老街印記,是根植在許多老義橋人心中最珍貴的回憶。這個區域的文化特徵兼具了城郊集市聚落景觀和水埠特徵,在此次建設中,街道、施工運營方都力圖最真實還原重現這一部分歷史記憶。
項目中計劃打造的義橋傳説館、國學館、運河非遺展示區等逐一建成後,停泊歷史的碼頭、昌盛的古運河集市、忠義之説的義橋歷史、好學善學的狀元文化,這些口耳相傳的故事都將在你重走老街時一一展現。屆時,這裏將是拱墅又一處運河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示區,重現運河沿岸城郊集市的歷史風貌,展現舊時因運河而興的集鎮留存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義橋老街項目對發掘運河文化內涵、提升運河沿岸景觀風貌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僅是運河東岸景觀帶項目的其中一部分。運河東岸景觀帶項目東至下塘路、西臨運河、南至康橋路、北至宣杭鐵路,南北約長680米,用地面積約4.8公頃。除了義橋老街的古建築羣落景觀節點,從南往北依次有紫藤花園、梅花嶺、銀杏甬道以及寶積禪寺等內容,這一民生福利讓杭州市民又多了一個觀光休閒娛樂打卡的新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