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觀瀾:活化歷史建築,守護香港文化

  中新社香港12月31日電 題:活化歷史建築,守護香港文化

  中新社記者 香盧平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日前公佈獲納入新一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活化計劃”)的三幢歷史建築名單,邀請非營利機構提供建議,希望為舊建築注入新生命,同時為社區帶來經濟和社會裨益。

  中西文化交匯的香港面積不大,卻有逾1400項已評級的歷史建築,其中近六成半屬私有。截至2023年12月,香港有一級歷史建築175項,包括遊客熟知的半島酒店、虎豹別墅、黃大仙祠等。二級歷史建築342項,車公廟就是其中之一。三級歷史建築則有517項。走在香港街頭,歷史建築就在身邊,它們是文化認同及延續的象徵,是城市建築美學的體現,也常成為遊客的新打卡點。

  香港對這些歷史建築保育政策的重點,是致力在尊重私有產權和保護文物建築兩者之間取得適當平衡,並善用古蹟推動文物教育。特區政府在2008年推出“活化計劃”,通過與非營利機構合作,保存、活化、善用特區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為之注入新生命,讓市民和遊客參觀和欣賞建築的文物價值。

  截至目前,七期“活化計劃”中涵蓋的項目逾20個,可以説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位於中環的大館,原為中區舊警署,活化後成為古蹟和藝術館,為本地及國際藝術團體提供理想的表演場地,推動香港的藝術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築物活化的過程中,更深層次的問題亦浮出水面,那就是該如何平衡歷史建築的文化價值和商業利益,在保留建築文化及歷史價值的同時,不能將其完全變作商業化項目。

  事實上,一個成功的活化項目,應該綜合考量目標羣體、相關持份者利益、歷史建築物本身風格等因素,要注重如何從建築物本身講到整個香港、整個中國甚至世界的歷史故事。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要講好“人”的故事。

  歷史建築不是隻供欣賞的藝術品,而是要有人的參與和活化。一方面,文物建築保育活化的目的是發揮其既有功能,繼續為社會、公眾所用。作為其服務羣體,民眾意見就顯得尤為重要。有了民眾參與,保育活化工作的效率也可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建築風格風貌的延續需要與當地居民和社區結構相適應,例如2009年“藍屋”的保護活化案例中,就保留了“藍屋”以茶及醫療為主的社會企業模式,這種“留屋留人”的保育活化方式進一步穩固了先前的社區網絡,使建築物活化做到“地盡其用”。

  當然,歷史建築各有風格,活化模式更不會一成不變。隨着來港遊客的旅遊習慣已轉向深度遊,特區政府也在12月29日相應推出“本地特色旅遊鼓勵計劃”,其中就包含鼓勵歷史文化方面的深度遊。此外,近幾年也有越來越多市民、團體、企業加入到歷史建築活化的隊伍中。相信在各方努力下,會有越來越多結合文化、旅遊等元素,保留建築特色、傳承歷史文化的活化案例出現,守護香港歷史文化,講好香港故事。(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47 字。

轉載請註明: 香江觀瀾:活化歷史建築,守護香港文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