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在大家眼中是人人喊打的生物,還有人曾開玩笑説,萬物皆有靈,但是老鼠除外。
在中國就有一位滅鼠高手,可謂是民間出人才,這個看似普通的小人物,卻是一位捉老鼠的行家,他配的老鼠藥可以説讓老鼠自己乖乖出來受死,這個人就是邱滿囤。
邱滿囤出生在河北的一個貧窮的農村,家裏世代務農,十分貧困,有時甚至連吃飯都無法保證。邱滿囤的命運十分坎坷,在他五歲那年父母就相繼離開了人世,這讓本就貧困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幼小的邱滿囤跟着姐姐來到住在鄰村的姥姥家,等到姐姐結婚之後,邱滿囤就只能和姥姥兩人相依為命,所幸政府還能夠為他們提供一些救濟,兩人還能勉強度日。
邱滿囤少年時代沒有上過幾天學,每天就是打魚、抓鳥、觀察老鼠。在村裏人眼中,邱滿囤這種行為就是不務正業,他從不幫助村子幹農活,整天挖老鼠和老鼠作伴,這讓村裏人十分不解。
但是邱滿囤有自己的小聰明,他發現老鼠在老鼠洞裏存了好多糧食,每一個老鼠洞都是一個小小的糧倉,這個發現讓邱滿囤大為驚喜,他覺得發現了老鼠的秘密就再也不用種糧食了。
後來經過他細微的觀察,他發現老鼠洞也有不同之處,有的洞是筆直的,這樣的洞裏一定會有糧食,但是有的洞是斜着挖開的,這種洞是給母老鼠住的,裏面就不會存儲糧食。
為什麼存儲糧食要用筆直的洞穴呢?因為這樣可以方便搬運糧食。就這樣,邱滿囤發現了更多關於老鼠的秘密。
後來,和邱滿囤相依為命的外婆離開了人世,邱滿囤覺得傷心孤獨,村裏人為了幫助邱滿囤謀取出路,便推薦他去當兵。當兵復員的邱滿囤回到了村子,他還是沒有忘記曾經的願望,一門心思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研究老鼠身上。
當時很多村裏人看不起邱滿囤研究老鼠,甚至笑話他沒有出息,但是邱滿囤不在意,他每天在地裏觀察老鼠,關於老鼠的大大小小的習性,他都爛熟於心。
邱滿囤的付出最後也獲得了回報,他很幸運的趕上了國家除四害的大型運動,在這場運動中,邱滿囤觀察老鼠獲得來的知識終於派上了用場,在這次滅鼠行動中,邱滿囤大展身手,用了兩天的時間就完成了上交50根老鼠尾巴的任務,村裏人也漸漸開始認可這位滅鼠高手。
但滅鼠行動結束後,邱滿囤的功夫也沒了用武之地,這時的他也成了家,開始為生活感到發愁,家裏沒錢買糧食,他就自己研究了一些老鼠藥拿到街上售賣,想借此賺點錢貼補家用。
可是沒想到的是,不僅沒有賣出錢,反而被人污衊他是在搞資本主義那一套,被人綁到公社批評教育。他的妻子唐月羅再也無法忍受丈夫的不作為,才僅僅結婚一年就要求和丈夫離婚,帶着女兒回了孃家。
不幸的是,女兒也因病去世,邱滿囤十分沮喪,大哭了一場,但他並沒有責怪妻子,他體諒妻子的不易,再後來每次回憶起前妻時,都稱讚她是一個好人。
邱滿囤將仇恨全部放在了老鼠身上,因為老鼠才鬧得他家破人亡,於是他決定一定要研製出有效的老鼠藥,他變賣了房產,把所有錢都投入到研製老鼠藥上。
他發明了一種帶着可以引誘老鼠的香氣的老鼠藥,這種藥可以讓老鼠乖乖的自投羅網,像是在變魔術一樣,就能殺掉很多老鼠。
老鼠藥的發明讓邱滿囤成為了大名人,成名後他又結了婚,但是他覺得現在的妻子並不愛他,愛的只是他滅鼠的能力和名氣罷了。
邱滿囤的發明十分成功,全國各地的人們都邀請他來滅鼠,在廣西南寧,邱滿囤成功滅了35萬隻老鼠,總重量高達82.6噸。他還成立了一家"邱氏鼠藥廠",生產的老鼠藥賣到了全國各地。
邱滿囤的老鼠藥配方甚至火到了國外,一家美國公司提出要用二百七十萬美元購買邱滿囤的專利,但邱滿囤拒絕了,他認為把自己的專利賣給美國,就等同於在賣國。
就當邱滿囤即將走向事業巔峯的時候,邱滿囤的老鼠藥被查出含有對人體有極大危害的物質,這樣的報道被刊登到多家報紙上,全國多個省市也開始下令禁止使用邱滿囤發明的老鼠藥。
邱滿囤不服氣,將五位專家告上了法庭,檢方再次對邱氏老鼠藥進行化驗,發現並未含有所謂的危害物質。這個事件也引發了科學界的廣泛討論。遺憾的是,邱氏老鼠藥在1995年還是被查禁了,這對於邱滿囤來説是一記沉重的打擊,他為了打官司揹負了鉅額的債務難以償還。
而沒有了老鼠藥,他也難以再度獲取利潤,這位滅鼠專家失去了往日的風采,變回了那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只能選擇變賣房產來還清債務,他的妻子和孩子也拋下他,回到了陝西孃家,邱滿囤只能租住在朋友的平房裏。
可是邱滿囤並不甘心,他還在繼續研究更加有效的滅鼠方法,他和一家企業聯合成立了一家公司,推出了"邱氏粘鼠板",後來還接連推出了滅蚊和滅蟑螂的殺蟲劑,再次重出江湖,獲得了很高的知名度。
兩年前,這位滅鼠專家邱滿囤在家鄉因病離開了人世,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關於老鼠藥的秘密配方,也被他帶進了墳墓。從普普通通的農民到滅鼠大王,受到挫折後不放棄,在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最終再一次走上了新的人生巔峯。
邱滿囤的一生也給我們帶來了啓發,不放棄自己的夢想、不在乎他人的質疑,失敗時不沮喪,把所有挫折轉變為繼續努力的動力,相信自己、堅持做自己,夢想終究會成為現實。俗話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能堅持去做好一件事,就能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功。
文/林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