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馬斯克到訪大眾汽車,在大眾集團CEO迪斯的陪同下,體驗了ID.3。
試駕之後,迪斯在微博發表了一個重磅觀點:“對於不少仍採用內燃機平台的友商,結果只有一個:無法造出最好的電動車。
”
不知看到這句話的其他汽車品牌,該如何感想。
就電駒哥的理解,迪斯是比較清醒的,應該是全球車企負責人中,對電動汽車、對特斯拉看得比較透徹、比較清晰的一位。有的車企還在質疑、觀望特斯拉,但迪斯已經更清晰地看到了特斯拉的潛力和優勢。
例如,迪斯對model y的評價。
他説:“我也和同事Frank Welsch試駕過特斯拉Model Y(參數丨圖片)。
這輛車在很多方面(並非所有)深得我心,如用户體驗、升級能力、駕駛功能、同類車型表現、充電網絡及里程。
Model Y最大的優勢在於一如既往對電動車的透徹理念,ID.3也是如此。
”
根據電駒哥對大眾電動汽車和特斯拉的駕駛體驗,迪斯這些話不是客套和奉承,而是實事求是的評價。用户體驗、OTA升級、駕駛性能、續航里程、充電站網絡、碾壓競品的加速操控,一直是特斯拉旗下幾款車型的核心競爭力,迪斯全概括到了。
舉個例子,有一次我去重慶仙女山,竟然發現,山上安裝了特斯拉充電樁。當時我就非常震撼,一個外資品牌,在這麼偏的地方竟然能建立自己品牌的充電樁,這是一種多強的信念和力量。這會給車主帶來多大的信心!
有微博評論説,迪斯是車企負責人中“少有的對待顛覆者的態度,開放又誠懇”。電駒哥也這麼認為。
在兩位大佬一起試駕ID.3過程中,兩人的談話也是話中有話。
例如,馬斯克説:“我是想看一下它的加速表現如何”。
這話背後隱藏深意,因為特斯拉所有車型都追求大功率和強加速性能。馬斯克對賽車式的加速性能情有獨鍾,這也是特斯拉能俘獲很多車主的原因。
但上車之後迪斯就提醒他:這是一輛日常用車,不是賽車。
在後面的微博中迪斯也説,“我們需要的是在路上飛馳而不是直接起飛,這也不是一輛跑車。如果你對此有興趣的話,可以來試試我們的保時捷Taycan。”
這體現了大眾汽車與特斯拉不同的產品設計理念。大眾汽車依然沿襲燃油車時代的理念,家用車是家用車,高性能車是高性能車。
但特斯拉相反,家用車和跑車合體,既能下賽道,也能做家用,堪稱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哪一種理念能贏得消費者?這個消費者心中會有自己的判斷。我個人覺得,特斯拉的設計理念會吸引很多有跑車夢的男性車主,大眾的設計理念會覆蓋更多家庭理念的用户。
兩人的其他對話也很有意思。例如:
迪斯説:(ID.3的)轉向很不錯。
馬斯克的回覆也很耿直:是的,作為一輛非運動型電動車來説相當不錯。
馬斯克這回答是不是太霸氣了?
馬斯克問:這台車有類似車道跟隨功能嗎?
迪斯説:我們有德國非常先進的車道保持和緊急輔助系統,車道保持功能還是不錯的。
馬斯克問這個問題也有來歷。因為自動駕駛是特斯拉的硬核殺手鐧,也是其超越傳統車企、俘獲消費者的關鍵技術。
大眾汽車研發自動駕駛技術也很多年了,2012年電駒哥就體驗過大眾汽車的L2自動駕駛,自動泊車等技術,但限於歐洲法規等,大眾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的量產普及並不如特斯拉。
再説,未來汽車的競爭是智能化的競爭,馬斯克問及大眾的自動駕駛,正是抓住了角逐未來的關鍵。
馬斯克還問了一個很有力量的問題:可能出現的最糟的情況是什麼?
當然,迪斯並沒有正面回答。
總之,兩位大佬聊天,話語寥寥,但內容豐富,招招抓要害。
在這次試駕之後,迪斯還做了一個兩人同車試駕的視頻發到微博,並@馬斯克, “感謝你的到來,希望你喜歡這個視頻,非常開心能和你一起試駕ID.3!”
個人認為,這才是傳統大佬對造車新勢力和顛覆者該有的態度。
當放低姿態後,起飛的時刻就不遠了。對新事物一味的質疑和保守,就會不知不覺中落伍。
ID.3的電池容量是55-83kwh。分為不同的續航版本,今年就會在國內上市。
迪斯對氫燃料電池的看法也很犀利
在微博中,迪斯談了閲讀比爾蓋茨《在零碳世界裏,我們如何出行》的感受。
推動零碳發展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儘可能多地使用電動汽車,覆蓋全部乘用車,以及大部分貨運、公共交通和環衞運輸用車。
這也體現出大眾汽車對電動汽車發展前景的判斷。
此外,迪斯還發表了對氫燃料電池的看法:“蓋茨先生在文中並未過多探討氫燃料電池,我認為是對的,因為生產氫燃料電池所需的能源是純電汽車的3倍,而且效率較低。“
不知積極推廣氫燃料電池車的豐田、現代汽車,如何看待迪斯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