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吐槽過美國經濟“糟糕”,油管“廣告多”,激光雷達“傻子才用”,甚至特斯拉的車機也得到了一個“拉胯”的使用評價……
副業兼職吐槽的馬斯克,最近又把目光投向了混動技術。
在上週末的一條推文回覆中,馬斯克直言不諱地説,混動只是一個過渡技術,該是時候放棄混動汽車了。
按照全球碳零排放的目標,純電動汽車將是四輪交通工具發展的必然形態,一百多歲的發動機終將成為歷史的扉頁。
馬斯克的吐槽看似並無道理,但故事顯然沒有那麼簡單。
讓馬斯克留言回覆的正是Tesla Daily欄目主持人羅博・毛雷爾(Rob Maurer)發佈的推文。文章大意是:美國新法案對插混(PHEV)汽車的補貼過於寬容,如果通過,將不利於純電動汽車的生產。
根據美國國會推出的《2022 年通脹削減法案》的草案,生產擁有7 kWh電池容量的混動車將有資格享受最高 7500 美元的税收抵免,數額較現行法高出一倍以上。
相比之下,美國對純電動汽車生產採取的税收抵免政策不變。
表面上看,美國打算通過加大補貼力度,鼓勵傳統車企生產新能源汽車;然而,將插混和純電的補貼線拉齊,對於電池成本更高的純電車型來説並不公平,更進一步的結果,可能會降低車企生產純電車型的意願。
馬斯克看不下去,但到底沒有diss混動技術落後,只輕描淡寫用了一個“過渡”來形容。
混動技術到底落不落後?
如果參考《巴黎協定》中“防止全球氣温上升超過1.5 攝氏度”的目標,仍有碳排放的混動技術無疑是落後的。
從Climate Action Tracker公佈的數據來看,若按照目前的排放軌跡,要實現上述目標其實並不容易。
碳排放“最遲在2025年前”達到峯值;到2030年減少48%,同時甲烷需減少三分之一。這些數字都要求汽車製造商加入純電車製造的減排大軍。
圖片來源:中外對話
幾乎全世界都在鼓勵汽車製造商生產純電車型,但“既要”“又要” 模稜兩可的態度,讓一些車企成了夾在碳零排放與協調經濟發展之間的實驗品。
一來純電動汽車全面普及的前提是基礎設施網絡覆蓋,徹底解決充電難的痛點;二來純電車型要使用高能量型的電池,價格卻始終下不來。低温環境掉電和高温環境起火也都是待解決的技術課題;三來車身電子零部件越來越多,後續的維保難度不斷增加。
美國《2022 年通脹削減法案》草案從側面反映出了一國政府的妥協。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在摸索一條最佳的轉型路線,而非孤注一擲全押純電。
今年6月,國內插混動力汽車銷量達到11.9萬輛,同比增長191.1%,漲幅高過純電動車。現階段,混動車有饋電油耗問題,電動車有充電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兩者之間沒有絕對的落後和先進之説,只是選擇不同而已。
就像馬斯克所説,混動是“過渡技術”,與純電終將殊途同歸。
過渡、選擇與改變
顧名思義,一輛插混汽車不僅有動力電池作為動力來源,還有發動機做動力儲備。
燃油車有前驅、後驅和四驅等類型,但在混動車上,發動機和車輪處於解耦的狀態,前者通常不直接提供驅動力。
按照發動機和電機的排布形式,插混車主要分為三大類:理想全系採用的串聯式混動,長安藍鯨iDD的並聯式混動,以及比亞迪DM-i、長城檸檬混動DHT、吉利雷神智擎Hi·X等廠商都選擇的混聯式混動路線。
對一台混動汽車來説,好的發動機就像健康的身體底子,對車的行駛性能至關重要。這是傳統車企的製造優勢,也是以精工而聞名的日系車執着於混動車的重要原因。
業內一直有一句話,“世界上的混動有兩種,一種是豐田,另一種是其他”。豐田最早起家,混動技術路線發展至今,已經得到越來越多車企的肯定。
用“落後”這個詞彙來形容,未免太不恰當。事實上,探討技術的落後與否,沒有更深的指導意義。關鍵在於,車企能否接受市場的變化,並順應時代趨勢做出改變。
近日,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了一則消息,豐田公開警告英國政府,如果後者通過2030年禁售混動新車的法案,豐田未來可能會全面叫停當地工廠的生產。
英國政府之前制定的計劃是,到 2040 年,所有新車和貨車實現零碳排放,2050 年英國汽車行業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
預計今年晚些時候,英國將公佈新的法案細則。在這之前,大力發展混動路線的豐田先慌了。在一國政策面前,再沒有全球銷冠的氣勢。
如果沒有碳零排放的目標驅使,純電還會是汽車行業唯一的出路嗎?也許不會,但這個假設本身就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