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建:一線職工營地變“新家”

【奮鬥百年路 啓航新徵程·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

光明日報記者 温源

走進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武漢礄口中心醫院項目營地,只見庭院環境優美整潔,辦公區、住宿區、活動場所、公共食堂等功能區域進行了合理劃分,從24小時熱水到全屋空調,從人臉識別門禁到消防智能預警,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在工地待了大半輩子,從來沒有住過這麼好的營地,乾淨整潔又方便。”礄口中心醫院項目工人吳應戰笑着對記者説,“這裏有花有樹有草,簡直像公園一樣,閒暇時還可以打球看電影。”

電力、能源、交通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常年與山川江河為伴。作為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國家隊,中國能建數量眾多的基層一線職工常年在艱苦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工作生活。項目建設短則三五年,長則十多年,營地就是他們的第二個“家”。一直以來,由於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實際情況不同,眾多基層項目始終沒有形成統一的營地建設標準,一線職工工作和生活環境存在較大差異。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中國能建黨委把滿足職工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民生之本,將“推進項目營地標準化建設”作為“我為羣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點民生項目,並在所屬的中國葛洲壩集團開展建設試點,着力打造新型標準化生產生活營地。

今年以來,葛洲壩集團積極落實中國能建項目管理標準化要求,按照“綠色營地、智慧營地、標準營地、安全營地、人文營地”設計理念,用心用情用力為基層職工提供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生活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讓營地變花園、似家園,不斷提升員工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在位於新疆的葛洲壩三公司大石峽水利工程I標項目部,一座以“灰、白、藍”為主色調的嶄新營地靜靜矗立在綿延的天山餘脈旁、奔騰的庫瑪拉克河邊。院落式設計的項目營地採用封閉管理,劃分了辦公樓、實驗室、餐廳、招待所、體育館、門衞室等七個功能區域,可容納200人同時居住、300人同時就餐。“營地設有室外運動場和室內體育館,籃球、羽毛球、枱球、乒乓球等場地一應俱全,充分滿足職工業餘休閒、體育賽事的需求。營地還按照‘花園式’標準進行綠化,設置專門區域植樹、種草、栽花,並安排專人定期修剪。”營地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乾淨整潔、環境優雅的營地,已成為戈壁荒漠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據瞭解,新建設的營地統一採用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和裝配式施工,選用可週轉、使用壽命長、可拆卸的輕鋼結構,降低了營地建設污染;因地制宜探索“光伏+”等綜合利用,全面實現節能降耗。在新營地裏,二維碼掃描、出入庫信息化等管理手段,使職工全面共享營地產品使用信息。新營地採取增強房屋底梁結構、增加岩棉厚度、優化插座位置、增加衞浴空間等措施,保證職工居住體驗安全、舒適。

截至目前,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首批確定的武漢礄口中心醫院、肇明高速、欽州北高速、海南儋州航運大廈等19個項目營地已經完建,保定ABO、玉龍喀什等10個項目營地建設正在推進,東灌高速、雅礱江孟底溝等項目16個營地也即將開工,一線職工工作及生活環境正在逐步改善。

中國能建正在將葛洲壩集團先行先試的成功經驗在全集團範圍內迅速推廣,將“推行標準化職工營地建設”納入“健康能建行動”整體佈局,加強建設策劃與組織保障,探索標準執行、資金設立、監督考核等舉措,並將其作為“再造一個高質量發展的新能建”的重要內容,作為推動企業發展、品牌塑造、職工幸福的有力抓手,讓廣大職工看到更多變化,得到更多實惠,分享發展成果、共享幸福生活。

中國能建黨委表示,將持續從黨史學習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轉化為辦實事的強大動力,打造營地標準化建設品質標杆、效能標杆、應用標杆,讓廣大基層一線職工在營地“新家”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從“有的住”轉變為“住得好”,從“機械工作枯燥生活”轉變為“快樂工作倖福生活”,激發職工幹事激情、創業熱情,為企業發展貢獻更大力量,為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28日 02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95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能建:一線職工營地變“新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