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時差|中國不是敵人!在中美關係上,這些明白人的觀點值得一讀

一段時間以來,中美交往半個世紀結出的累累碩果,受到美方一些人瘋狂破壞。這些人對華表現出“攻擊性”的態度,推出不少“攻擊性”政策,粗暴干涉中國內政、挑戰中方核心利益。例如,美國參議院外委會通過的“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嚴重渲染“中國威脅論”,大肆鼓吹美國開展全面對華戰略競爭,充斥着陳舊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觀念。面對這一令人擔憂的趨勢,美國乃至國際上一些有識之士警告説,美國應該放棄唯我獨尊的霸權心態,不能搞惡性競爭、零和博弈;如果美國繼續對中國進行“極限施壓”,只會讓美國“自食其果”。“美國正在與中國打一場必輸之戰”

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資深外交官傅立民(查爾斯·弗里曼)近日在東亞論壇網絡平台刊登一篇題為《華盛頓正在打一場註定會輸的對華比賽》的文章。傅立民指出,美國對中國採取的包括貿易戰在內的“攻擊性”政策,終將會讓美國“自食其果”。

零時差|中國不是敵人!在中美關係上,這些明白人的觀點值得一讀

東亞論壇網絡平台刊登的傅立民文章的截圖。資料圖片

傅立民表示,美國試圖通過不斷升級“極限施壓”來削弱、遏制中國。在這場貿易戰中,美國農民失去了巨大的中國市場。美國企業也不得不接受利潤下降的現實,削減工資和工作崗位等。美國每個家庭平均每年消費成本增加1277美元。預計到2025年,美國將減少32萬個就業崗位,國內生產總值將比預期減少1.6萬億美元。

與此同時,中國每年在教育方面投資增加8%,中國擁有全球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類學科(STEM)勞動力的1/4。中國的科學投入幾乎與美國相當。中國佔全球製造業的30%,美國佔16%。

“美國如果繼續選擇與中國對抗,只會在國際上失道寡助。”傅立民説,美國必須提升自身競爭力,建設一個有更好治理和教育,更加平等、開放、創新、健康和自由的社會,“顯而易見,對抗不是通往這一美好願景的方式,合作才是”。

傅立民認為,美中兩國應加強合作,共同應對疫情、核擴散和貧困等問題,這將使兩國和全球都受益,反之,對抗只會強化敵意、煽動仇恨,最終兩敗俱傷。

“一些美國精英對中國及其治理模式一無所知”

過去15年裏,麥肯錫退休董事彼得·沃克經常到訪中國,近距離觀察中國的發展變化。沃克2019年出版了有關中國的書籍,但是美國的主流媒體,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都不願發表沃克關於中國的觀點文章。沃克説,因為美國人“不想聽到這種真實的經歷”。

沃克強調説,西方媒體很多關於中國的報道和評論文章,都與他個人在中國的經歷不一致。他説,“美中彼此誤解的一個主要根源,是美國純粹從西方視角來評判中國,完全無視中國是如何發展到今天的”。沃克認為,拜登政府對華政策一時間內很難有大的緩和,這主要因為美國政府長期以來存在一些誤判:認為中國要取代美國當世界老大、中國經濟不可持續、中國人民不自由不幸福等。“這些根本站不住腳的假設,卻讓美國政府中的許多人深信中國的崛起是可以被遏制的,因而沒有必要和中國進行建設性的接觸。”

零時差|中國不是敵人!在中美關係上,這些明白人的觀點值得一讀

《大國競合》一書封面照片。網絡圖片

在其新著《大國競合》一書中,沃克還指出,中美兩國的歷史、文化和現實國情不同,存在認知偏差在所難免,因此要加強相互瞭解,超越“認知藩籬”,消弭“理解赤字”,尋求共同發展。

沃克表示,與絕大多數西方國家一樣,美國社會的“零和思維”導致了“一旦中國贏,美國就一定輸”的錯誤邏輯。“約有2600萬中國人到過美國,但只有不到100萬美國人到過中國。美國人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些美國精英對中國及其治理模式也一無所知。無知自然會導致誤解。”

保護主義將導致“美國自暴自棄的退縮”

國際諮詢機構“差異集團”創始人丹·施泰因博克表示,如果美國國務院的對華政策願景依舊建立在“單極主義”基礎之上,勢必“將損害美國自身商業和民眾的利益”。正如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安娜·克魯格所説,過去4年美國“對中國進行霸凌的伎倆是一個失敗,只會損害美國和中國雙方”。施泰因博克説,像克魯格一樣的很多進步民主黨人和具有全球思維的共和黨人都希望重啓美中關係,他們對國務院在外交政策中的對華態度感到失望。

施泰因博克認為,正如克魯格和大多數經濟學家得出的結論,貿易戰不僅損害雙邊關係,導致美國貿易赤字飆升到歷史新高,而且也無法解決美國國內問題及多邊關係上的缺陷。

施泰因博克指出,當今世界最大的不確定性就是,美國是否會將全球相互依存關係置於更優先的位置。在施泰因博克看來,拜登政府似乎“有意重複過去的錯誤”,並努力將反華活動“多邊主義化”。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波森最近警告説,伴隨這種保護主義本能而來的將是“美國自暴自棄的退縮”。正如2018年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戰破壞了剛剛起步的全球復甦,任何破壞中國經濟增長的做法都將懲罰美國的復甦和全球經濟前景。

“中國的目標從來不是超越美國”

中美間的貿易往來,從上世紀70年代的微乎其微,到如今雙邊貿易額超過5800億美元,九成以上來華投資發展的美國企業都在中國市場保持盈利……這些數據和事實都在提醒世人,中美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無論從中美兩國還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合作都應當成為中美雙方追求的主要目標。

大千世界,差異和競爭無處不在。中美之間在利益交融中出現競爭並不奇怪,關鍵是要在公平公正基礎上良性競爭,既提升自我,又照亮對方,而不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

零時差|中國不是敵人!在中美關係上,這些明白人的觀點值得一讀

4月24日,在北京舉行的紀念中美“乒乓外交”50週年活動現場。新華社發

如今,中美關係正處於關鍵時刻,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何去何從備受兩國人民和國際社會關注。一直以來,中方對發展中美關係的態度是明確、一貫的,也保持着高度穩定性和連續性。“我們希望同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相互尊重,良性互動,開展互利合作,不斷超越自我,提升自我,讓彼此成為更好的自己,造福全世界。”最後,筆者想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這句話送給大家,“中國的目標從來不是超越美國,而是不斷超越自我,成為更好的中國”。(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零時差工作室 李志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00 字。

轉載請註明: 零時差|中國不是敵人!在中美關係上,這些明白人的觀點值得一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