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在上海的市中心有一片
“城市秘境”
遠看
是一幢幢造型洋氣
格局氣派的老洋房
但近看
違法搭建、亂象叢生...
儼然一副“城中村”模樣
上海市區竟有這種地方?
這就是上海人口中的
“市光路三十六宅”
也有人稱這裏為
“三十六棟花園洋房”
楊浦區民府路市光路是一片神奇的所在。
沿着市光路行走,從132到176弄,沿街兩側影影綽綽,是許多造型洋氣,格局氣派的老洋房。
但是,這片讓人恍如來到武康路太原路的老洋房只能遠觀,一旦走近,便能夠從這片距離繁盛的五角場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感受到城市“野趣”。
這些建築本身和它們的周圍,都裹上了一層厚厚的“歲月與生活的包漿”。
“上半身”還頗有些氣派洋房的氣質和體面,“下半身”只剩“平凡的世界”了。
藍色的頂棚是違章搭建,把建築原有的結構也嚴嚴實實地遮蔽了起來。
如今
這裏已是外來務工者的集聚地
私自搭建在這裏隨處可見。
在這些老洋房裏,一棟一般住着5、6户人家,洗手間是要公用的。
洋房旁擺着痰盂,是這裏常見的景象。
三十六宅雖然有入口,卻是一片開放的社區,所以隨便停車、亂丟共享單車的現象在這很普遍。
因為是洋房,樓宇之間的間隔充分,居民們利用這些空間種蔬菜,搞出了“城中村”的味道。
原先洋派的小廣場現在曬滿衣服。
每一棟樓上都貼着楊浦區文物保護點的牌子。
三十六宅處處有“野趣”,完全不見昔日的氣派。
這是居民的公用廚房,也是盥洗空間。
門口的大樹根茂盛,已經快要拱到地基,爺叔只得自己動手用水泥砌圍欄。
爺叔告訴記者,自己這棟房子,整個就是“違建”。1976年,住在市中心的爺叔“上山下鄉”,被分配到楊浦的五角場。
來到這裏的時候,三十六宅附近都是農村、農田,中間矗立着一片“豪宅區”,顯得突兀又荒誕。
爺叔沒有地方住,就從生產隊拿來一些廢棄的木頭和磚石,蓋起了自己的房子,在這裏一住就是45年。
不過
從某些角度看
還是得見三十六宅當年的崢嶸
曾經
讓人羨慕的花園洋房
為何會淪落為破敗的“城中村”?
這還是從“三十六宅”的歷史説起
“三十六宅”,到底什麼來頭?
這裏是20世紀30年代當時的民國政府“大上海計劃” 的一部分。
楊浦在當時,與公共租界、法租界不同,屬於華界,當時的國民政府希望以江灣為中心,建起一座新城,與洋人“別苗頭”,所以江灣體育場——當時的上海圖書館(今同濟中學圖書館),都是大上海計劃的組成部分。
三十六宅,就是統一規劃中建起的高檔商品房,建築的風格、結構,都參照了當時法租界的洋房來設計。
“這裏原來是上海最高檔的住宅區之一”一位老居民説,這36家幾乎每家每户都有小汽車,洋房也有車庫,小姐、太太們梳着漂亮的髮髻,所及之處會留下好聞的香水味,進進出出的男士們摘下帽子相互致禮,衣服帽子都是當時最新潮的。
後來,淞滬抗戰後,日本人進入了這片區域,因此在當地居民中流傳着三十六宅是日本人興建的説法,其實當年日本人不過是“鳩佔鵲巢”。
也因為這個原因,這裏曾經遭遇過美國飛機的轟炸,徹底炸燬了兩棟房子,人們口中的三十六宅變成了一個概數,真要嚴格説起來,其實是三十四宅,當然,那些後來花樣百出的私自搭建不包含在內。
解放後,三十六宅成為了解決居民困難的公房。
一棟洋房,住着六户人家,將將就就幾十年就過去了。
今天,大部分這裏的居民並不掌握房子的產權,而是使用權,每個月象徵性地上交幾十元的租金。
今天居住在這裏的大部分是外來務工人員,主要還是看中了這裏租金便宜。
圍繞着三十六宅和周邊的幾個正在動遷中的農民新村,這裏聚集着一些為這片生活區的人們服務的小菜場、小市集。
也許在將來,三十六宅的面貌會被徹底改變。
唯願這片歷史文化建築,也可以拂去蒙塵,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