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南開大學:學子與烈士後代共讀家書

由 鈄翠娥 發佈於 綜合

光明日報記者 劉茜 陳建強

“我始終是萍蹤浪跡、行止不定的人,幾年來為生活南北奔馳,今天不知明天在哪裏,這樣的生活,小孩子終成大累……現在又快要生產了。這次生產以後,我們也決定不養,準備送託人,不知六嫂添過孩子沒有?如沒有的話,是不是能接回去養?”

在南開園一處陳設簡單的居所中,一位88歲的老人正在讀着這封家書。顫巍巍的指尖劃過的每一個文字,其實早已深深鐫刻在他心上。圍坐在他身邊的,是一張張青春洋溢的臉龐。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的同學們前來拜訪中共一大代表陳潭秋烈士之子、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陳志遠,聽他讀烈士家書,講講這位從未謀面、又仰念一生的父親。

這封《給三哥、六哥的信》寫於1933年2月,現收錄在《陳潭秋文集》裏。1933年年初,組織決定讓陳潭秋及妻子徐全直到中央蘇區工作,而此時徐全直即將臨產,不便轉移,腹中的孩子就是陳志遠。1933年4月,陳志遠在上海出生,僅兩個多月後,母親即被國民黨當局抓捕入獄,次年2月在南京雨花台犧牲。陳志遠10歲那年,父親陳潭秋在新疆被捕,在獄中堅貞不屈,英勇就義。

“我一生未曾與父親相見,在我母親的懷抱中也僅有2個月零18天,但我從小就知道他們是共產黨員,他們很了不起……”老人講到此處,聲音微微顫抖,在場師生也紅了眼眶……

這封烈士家書,是這對父子“穿越時空”的情感紐帶。受陳志遠教授之託,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師生將借暑期社會實踐之機赴湖北省博物館,帶回此信的複製品,讓更多南開師生感受烈士家書中那份愛黨愛國的赤誠情懷。他們還將到陳潭秋故居、陳潭秋中學等地尋訪,力爭依託專業優勢形成一部口述史、編演一部原創話劇,以此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

“烈士家書中的‘託孤’之舉,令人淚目。這是一種偉大的‘捨棄’!正是無數革命先烈捨棄了‘小我’,才解放了億萬人民大眾,才鑄就了今日之壯美河山、今日之錦繡中國!”南開大學歷史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張銘悦動情地説,“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不忘初心,接續奮鬥,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奉獻的過程中綻放絢麗之花!”

《光明日報》( 2021年07月01日 09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