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舊金山無家可歸怪象:黨派逐利爭鬥 美政客漠視無家可歸危機
美國舊金山的無家可歸現象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勞動力從工業向服務業的轉型導致平均薪資水平下降,時任美國總統里根又削減了大量住房福利項目,為無家可歸問題的發酵埋下了根源。
央視記者劉驍騫:這個街道離舊金山的市政府只隔着一條馬路,在一年中的很多時候也經常成為無家可歸者聚集的一個場所,所以在街道旁邊的建築上可以看見這樣的障礙物,就是為了防止和避免無家可歸的人在平台上過夜。
新冠疫情給城市的無家可歸困局帶來新的難題,收容所是羣體感染的高發場所,雖然當地政府一度將賓館改造成臨時收容點,但難以應對龐大的基數。
美國知名非營利組織“迫遷防禦聯盟”協調員本·巴奇科夫斯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收容所的候補名單停滯了,無家可歸者要進入收容所非常困難,完全要靠運氣。
在失業和通脹的雙重打擊下,越來越多失去住所的人流浪街頭。 2021年12月底,舊金山市長宣佈由於無家可歸者造成的問題嚴重升級,田德隆區進入為期90天的緊急狀態,並派出大量警力強制清理街道,然而這個舉措在當地存在較大的爭議。
美國知名非營利組織“迫遷防禦聯盟”協調員本·巴奇科夫斯基:我覺得這個舉措無法最終解決問題,無家可歸者需要住房,向街區派遣大量警力,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很多政客只是不想看見無家可歸者,卻並不關心這羣人的去處。
在美國,舊金山的無家可歸現象是黨派鬥爭的熱門話題,兩黨長年以此攻擊政敵的城市治理能力。然而在一線工作者眼中,爭吵的雙方都是問題的始作俑者。
美國知名街頭報紙《街頭牀單》責任編輯奎弗·沃茨:舊金山大多數官員都是民主黨人,但是他們推出的政策和共和黨人沒有區別,動用警力給苟延殘喘的無家可歸者冠上各種罪名。我覺得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無法解決無家可歸問題,因為他們只顧資本投資,維持小部分人的財富,而沒有向需要援助的大眾提供福利。
田德隆區的緊急狀態尚未解除,被驅逐的無家可歸者已經向其他街區擴散。一些原本並無流浪漢的街道,如今成了新的聚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