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長大後感覺低人一等的孩子,往往來自這三種家庭
在我們周圍,總有些人即使月薪幾萬或者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依然有自卑情節,或者是在人際交往方面總感覺低人一等。其實從兒童教育角度來看,這些人缺乏足夠的安全感,所以骨子裏總有抹不去的自卑。追究其根源,這些孩子往往是以下這三種家庭長大的。
1、沒有給足孩子安全感的家庭。
許多父母在小時候給孩子提供了各種吃穿的優越環境,但卻很少在精神上關心孩子,甚至連每天抽出時間給他們讀書、聊天都沒有。孩子在精神上會缺愛,沒有爸爸媽媽那種深沉的愛的連接,所以他們沒有安全感。長大以後再跟別人交往相處時會缺乏自信,只要別人不喜歡自己,可能會立即陷入否定自己的死循環中,認為自己這麼糟糕,不配得到別人的愛。
2、基本不認可孩子的家庭。
同事木木,從小成長在一個單親家庭,媽媽因為感情上受挫,所以對木木變得期望值更高,希望他能比別人更優秀。從小到大,木木説媽媽從沒表揚過他,無論他考試分數多高,媽媽只會批評,沒有表揚。
所以長大後,儘管木木在別人眼中非常優秀、漂亮、聰明,舉止得體,但內心裏卻一直認為自己就像媽媽説的是一隻醜小鴨,非常自卑。
3、經常打罵孩子的家庭。
大學同學劉安臉皮特別厚,而且很不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舉止比較隨便,後來經過深入接觸才知道,他是骨子裏很自卑的一個人。因為小時候比較頑皮,所以爸爸經常打罵他,幾乎是三天兩頭就用皮鞭抽他,所以劉安習慣了被這樣對待,對自己也放鬆了要求,認為自己就是天生該被別人這樣打罵。長大之後,這種自我認知一直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