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6歲女孩,從沒來過月經,只因小時候媽媽忽略了這件事

由 司徒元基 發佈於 綜合

01

又到了充滿鬼怪氣息的萬聖節。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年這一天,很多幼兒園、早教中心、商場,甚至一些教育機構都會大開萬聖節party,用怪異的南瓜頭、骷髏頭、吸血鬼、蝙蝠等佈置現場,老師也會把自己扮成鬼怪,很多孩子們在這一天也很興奮,因為可以穿平時穿不着的各種奇怪服裝,還會到各處去搗蛋。

萬聖節之所以能在中國有這麼大的市場,一方面是商業利益的驅動,另一方面則是很多人的崇洋心理,而很多家長本來對此也不置可否,但孩子喜歡,也就隨大流了。

我一直旗幟鮮明地反對過萬聖節,尤其是孩子們過,可能會有人覺得,至於這麼大驚小怪的嗎?不就是一些鬼怪的形象嗎?至於嚇着孩子嗎?孩子們還覺得很興奮呢!

可是興奮並不代表不害怕。

02

就像很多人喜歡看鬼片,不就是因為刺激嗎,刺激也會帶來興奮,但能説他不害怕嗎?包括去玩一些刺激的項目,過山車、蹦極、跳傘……,如果一個人在玩這些項目的時候,能夠氣定神閒,看鬼片的時候,昏昏欲睡,感受不到一點害怕緊張,恐怕就會覺得沒意思了,可見“玩的就是心跳”。

在感受到恐懼的那一刻,人的身體為了應對外界強大的威脅力量,會緊急釋放出大量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可以改變大腦和身體的一些功能,讓人暫時忘記痛苦,使大腦“心無旁騖”,摒除雜念,專心想着如何應對眼前突發的情況,讓身體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所以在確信安全的時候,人的驚恐往往會帶來一種異常的爽。人們追求各種刺激,就是為了得到這種爽,但忽略了驚恐帶來的危害。

03

驚則氣亂,恐則氣下,氣亂、氣下是什麼感覺,説起來會比較抽象,但是摸摸我們的心臟就知道了,受到驚恐時,心臟絕不會像之前一樣保持平穩跳動的,往往引起心跳加速、心慌,有時還會漏掉一拍。但凡心臟弱一些的人,就會感覺特別明顯,所以但凡有點刺激的項目,都不會讓患有心臟病的人去玩的。但對於心臟正常的人,難道就不會帶來傷害嗎?

中醫認為,心主管心神,驚恐會直接損傷心脈,出現心悸怔忡、脈數汗出,甚至精神錯亂、驚厥等。正如《素問·舉痛論》雲:“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 ,故氣亂矣。”

更要緊的是,這種驚恐還會傷害到人到先天之本——腎。腎在志為恐。過恐最易傷腎,可致腎氣耗損,精氣下陷,升降失調。《靈樞·本神》説:“恐懼不解則傷精,精傷而骨酸痿軟,精時自下。”

而腎主管的是生長髮育,又主管生殖,所以保護好腎對孩子來説尤為重要。

04

之前聽過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郝萬山教授講述的幾個事例,印象特別深刻。

2000年時郝萬山教授去台灣時,曾到過9·21地震的中心,那裏有一户人家地震前買了一羣土雞,地震時那些雞剛一個月,可地震後一年多,那些雞沒有一隻長個子,也沒有一隻下蛋。就是因為地震時這些雞受到了巨大的驚恐,傷了腎。

他還講了一個事例,有一年美國佛羅里達州掛起了巨大的龍捲風,把豬場的一羣小豬崽捲到空中,最後落到了幾英里之外的地方,之後人們把着這場劫難倖存下來的豬送回了原來的豬場。可是從此以後,一件奇怪的事情的發生了,這些被龍捲風捲起的豬崽沒有一隻繼續長個子,也沒有一隻發情生小豬。而同一個豬場沒有被龍捲風捲起的同齡小豬崽們,一個個發育正常。

可見驚恐對幼齡的動物能夠造成多麼大的傷害,人自然也一樣。

郝教授曾看過一個26歲從來沒來過月經、第二性徵也沒有發育的女孩。女孩的母親年輕的時候為了事業,把孩子放到鄉下親戚家裏,而親戚兩口子三天兩頭打架,一打架就動切菜刀、擀麪杖,甚至也經常打孩子,孩子就是在這樣的恐怖環境中長到5歲。郝教授説:“雖然也給她開了補腎的藥,但我清楚,早已經超過了應該發育的年齡,這些藥物是很難起作用的。”

05

小兒的生理特徵是肝常有餘,脾常不足,腎常虛,加之每個孩子的體質也不同,所以在生活中常遇到的情況是,不知怎麼回事,就把孩子嚇到了,《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名醫類案》、《續名醫類案》等醫籍所載引起兒童的外在原因主要有耳聞大聲、雷聲、看鬼神戲、老師責打、生病畏藥或針火恐嚇,我在《如何避免孩子受驚?從古到今的這些經驗值得所有爸媽學習!》這篇文章中也列舉了很多因素。就是想告訴大家,不要把我們成人的眼光和感受放到孩子身上,孩子眼中的世界存在着太多不可知、不可解、不可把握的事物,害怕是它們面對這些未知事物時的一種常見情緒。比如有些父母吵架,自己還沒覺得怎樣呢,那邊孩子嚇哭了。

所以我們在養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避免各種形式的驚嚇,也不能讓孩子時長處於害怕的狀態。更不能忽略興奮刺激背後的驚恐。

06

據説萬聖節的起源和亡靈有關,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藉助活人的身體再生,因此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就是想把死人的魂靈嚇走。

我們中國也有和亡靈有關的節日,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在這些節日裏,家家户户通過香煙、鮮花、果品紀念逝去的親人,懷着的是一種誠敬之意、哀思之情,這種誠敬和哀思在我們的文化中是極為看重的,也正由此,人們的心性才會變得仁厚,社會環境才會和諧向善。

我們從來不拿故去的人開玩笑,死者為大,尊重死者,就是尊重生命,就是善待生者。

現在這麼多孩子動不動就自殺,在如何看待死亡、生命的這個問題上,孩子是需要正確引導的,我們不能光為了好玩,忽略了他們的教育和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