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爾加科夫的小説《大師與瑪格麗特》中有一個不起眼的場景:一個蘇聯人故意模仿外國人的口音,冒充外國人在外賓商店裏挑選商品。
當時讀這段的時候沒什麼感覺,以為就像我們這邊前些年的友誼商店,只有外國人和手裏有外匯券的人,才能在那裏購物。
但是讀了《蘇聯的外賓商店:為了工業化所需的黃金》後才發覺,小説家筆下看似鬧劇般的場景,其實映射着巨大的苦難。
蘇聯的外賓商店成立於1930年。正如其名字標示的,最開始,它的目標是“外賓”,即通過向來蘇聯的外國人出售蘇聯的土特產,向停靠蘇聯港口的海員提供補給,以賺取外匯。
那個時候蘇聯正在大搞工業化,急需外匯,外賓商店也肩負着為工業化籌集外匯的職責。
可是,外賓商店所能賺到的外匯卻少得可憐,因為根本沒多少外國人到蘇聯來。
但是到了1931年的年底,情況突然發生了變化。1931年全年,外賓商店只賺了不到700萬金盧布,可是1932年僅第一季度,就賺了750多萬;1932年全年,這一數據猛然飆升到5140萬金盧布;1933年,更是達到10650萬金盧布。
究竟發生了什麼,使得外賓商店在短短的時間內“創匯”能力就大幅提升?這正是葉列娜·亞歷山德羅夫娜·奧索金娜在《蘇聯的外賓商店:為了工業化所需的黃金》一書中試圖揭示的秘密。
她發現,在1931年的年底,外賓商店的“創匯”目標發生了轉變。蘇聯人民委員會下達命令,原本只面向外賓的外賓商店,獲准可以面向“內賓”。
為什麼面向了“內賓”,外賓商店就能大顯身手了呢?其實,這才是秘密的真正所在:從1931年開始,一直到1933年,蘇聯發生了大饑荒。蘇聯的主要產糧區烏克蘭、北高加索、中央黑土區、伏爾加河流域、哈薩克斯坦、南烏拉爾、西西伯利亞、白俄羅斯,恰恰成為大饑荒的主要受災區。
為了加速實現工業化,蘇聯主要通過出口糧食等農產品換取外匯,國內糧食分配則採取憑票供應。但是由於發生了大饑荒,蘇聯公民即便手中有糧票,也無法在常規的合作社購買到足夠的食品。
那一場發生在蘇聯的大饑荒,對於中國人來説,很長一段時期都諱莫如深。直至蘇聯解體,相關情況才一點點地為透露出來。那顯然是一段極為悲慘的歲月。
可是,總有人能從中發現商機。蘇聯當局就發現:外賓商店雖然賺不到外賓的外匯,卻可以賺到內賓手中的黃金。
在大饑荒中,外賓商店是少有的可以買到食品的商店。
於是,外賓商店的轉向便水到渠成。而在飢餓的逼迫下,蘇聯公民除了將手中僅存的外匯、黃金以及珠寶首飾等貴重物品,拿到外賓商店以換取救命的糧食,沒有多少其他的選擇。
對外匯的渴求以及大饑荒,就這樣共同造就了外賓商店的“輝煌”。營業額大幅飆升,下屬門店也大幅增長。1931年11月,外賓商店大約有30家商店,且都位於少數大城市和港口。但僅過了一年,1932年10月,營業點就增加到257個,1933年初增加到了400個。最鼎盛時期,達到1500個。
覆蓋的城市也大幅擴大,1932年10月,已覆蓋了蘇聯209座城市,真正做到了“從莫斯科到最遠的邊疆,從南方山區到北方大海”。外賓商店就像一個毛細血管密佈的血液循環系統,高效地吸取最末梢的飢餓的財富,為心臟莫斯科的宏偉藍圖,輸送黃金。
開始的時候,外賓商店還只是瞄上了人們手中的黃金,但是很快,珠寶、首飾、古董、白銀等值錢的物品,就都納入了它的視野。甚至,外賓商店還成了蘇聯國內公民接收境外匯款的金融機構。
1930年代初,有一個兩難問題曾深深困擾着蘇聯領導人:怎樣增加境外匯款的流入,同時又不用給蘇聯收款人付一分“真正的外匯”。這個兩難問題,在大饑荒和外賓商店面前迎刃而解——國內饑民的呼救促使境外的親戚朋友加速向他們匯款,但是蘇聯人取到的不是外匯現款,而是外賓商店的流通券。
這種流通券只能在外賓商店使用,因此所有的外匯現款,都進了國家的口袋。“狼能吃飽,但羊卻安然無恙”,外賓商店真是天才的解決方案。
但是,狼與羊之間的交易,註定不會是公平的交易。拿着黃金等貴重物品去外賓商店購買食品的消費者,發現他們會面臨兩方面的夾擊。
其一是格別烏。格別烏也肩負有為工業化獲取黃金和外匯的職責。他們很快就發現,外賓商店的大門口,是他們絕佳的圍獵場。有些心急的格別烏,甚至會亮出武器衝進外賓商店,當場逮捕正在交易的顧客、沒收他們的黃金和外匯。
其二是外賓商店的價格。外賓商店是壟斷部門,它的商品價格必定是壟斷價格。外賓商店主席利文森在給外貿人民委員的一份報告裏,計算了波蘭、法國、蘇聯外賓商店的美元購買力。報告顯示,當時,一美元在波蘭可以購買1.3-1.8千克黃油,在法國可以購買600-750克,在蘇聯只能購買250-400克。一美元在波蘭可以購買1.8-3.8千克肉類,在法國可以購買0.5-2.3千克,在蘇聯只能購買0.6-1千克。
其他基本食品的情況也類似:外賓商店不僅比華沙的商店貴,也比巴黎的商店貴。這還是1935年,大饑荒已經緩解的情況下外賓商店的價格。
而在饑荒最厲害的1933年,外賓商店管委會居然兩次提高了麪粉、麪包、糝這類大眾消費品的價格。在當年,蘇聯為了創匯,穀物不惜虧本也要出口,但在外賓商店,麪包卻是商品中外匯利潤最高的,這類商品的售價,是其出口價的5倍多。
饑荒最嚴重的1933年,成為外賓商店的“閃耀時刻”:這一年,飢餓的人們給外賓商店帶去了價值5800萬盧布的黃金,約合45噸純金。這些黃金,使外賓商店超額完成了宏大的“創匯”計劃,也成為償還蘇聯工業化進口外債的重要來源。
1932年,外賓商店的外匯收入排第四,僅次於蘇聯的主要出口商品石油、穀物和木材。1933年,外賓商店的外匯收入就躍居第一。
外賓商店的“創匯”能力如此之強,一般理解,它應該是當局眼中如日中天的紅人。可是很奇怪,蘇聯當局對外賓商店的心態卻頗為微妙。一方面,當局需要它不斷地大量“創匯”,另一方面,卻又對它的存在心存障礙。
因為在意識形態上,外賓商店完全與蘇聯的理念相背離。外賓商店實際是計劃經濟中的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中的資本主義。外賓商店是出於特定目的而特許存在的,具有明確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因此一俟外匯需求減弱,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1936年,外賓商店徹底關門。那個時候,蘇聯的工業化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大饑荒也已過去,蘇聯領導人判斷,人們手中的黃金,也沒多少了。
正因在蘇聯的官方語境中,外賓商店是一個意識形態怪胎,儘管它對蘇聯的工業化可謂功勞巨大,但是在正史中找不到它的影子。
直至1990年代初,奧索金娜在浩如煙海的蘇聯檔案中偶然翻到了一份“全蘇外賓商店供應聯合公司”的報告,外賓商店才終於進入了公眾的視野。
實際上,對於外賓商店的評價也極為分裂。利用飢餓來攫取當然堪稱邪惡,但另一方面,正如有些人至今提起外賓商店仍心存感激那樣,也多虧它的存在,一部分手中有黃金、有外匯的人得到了活命的機會。
只是,那些沒有外匯、沒有黃金的人,難道就只能餓死?
採寫 | 徐冰(“吾球商業地理”特約觀察員、作者,知名專欄專家)
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
編輯| 大腰精
製作 | 粉紅女佩奇
壹點號吾球商業地理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