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系車的“中國”生意,變難了

如果沒有特斯拉,美系車在華會怎麼樣?

從美系車近幾年變化不大的市場份額來看,通用、福特和FCA三大燃油車品牌的處境不太明朗。無力支撐經營虧損的廣菲克,今年7月選擇了退市,也相當於是宣告FCA放棄了合資品牌市場。至於通用和福特,前者存在銷量增長困境,後者遭遇復興之路反覆。

同時,又要面對競爭對手的進攻,尤其是中國品牌汽車的進一步崛起,藉助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速發展,加速蠶食其他派系的市場份額,作為“中等生”的美系品牌受到衝擊不小。即使有特斯拉加入,美系車目前在華的市佔率也再度跌至一成以下。如果通用和福特後續不能奮起直追,特斯拉或許獨木難支。

更為重要的是,地緣政治衝突也為美系車在華的長期發展增加了不確定性。

市場份額遇“突破”難題

近五年,美系在華的市場份額一直在10%上下徘徊,今年受市場環境的波動,更是下滑了近1個百分點,又萎縮至9.3%。

2017年是美系在華市佔率最高點,達到12.3%,主要得益於通用和FCA的帶動。當年,通用中國年銷突破400萬輛(404.8萬輛)大關,減去旗下自主合資品牌五菱和寶駿後的銷量也接近200萬輛。FCA旗下廣汽菲克達到22.2萬輛,同比增長23.6%。兩家品牌的增長對沖了福特下滑帶來的不利影響。福特由於產品攻勢放緩,銷量相較2016年(127萬輛)減少了8萬輛。

美系車的“中國”生意,變難了

從福特銷量下跌,美系頹勢跡象就開始顯露了。彼時,韓系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在國內市場份額遭遇腰斬,由前一年的7.4%跌至4.6%。因為也受到了波及,加上產品“打不過”德系和日系,美系只能看着韓系車流失的份額被兩者瓜分。所以2017年,美系市場份額只比前年(12.2%)漲了0.1個百分點。

第二年,三大品牌銷量全面下跌。通用中國銷量回落至300萬輛左右(其中,上汽通用五菱200餘萬輛),下滑的主要是旗下三大合資品牌的銷量。福特銷量也跌至百萬輛以下,而FCA一大合資品牌廣汽菲亞特退市,廣菲克銷量暴跌近五成。從這以後,美系的市場份額就在9%上下浮動,與德系、日系兩大系別的差距被拉大了,目前後兩者的市場份額在20%左右。

時間來到2021年,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加速、芯片短缺影響加劇等因素,不斷衝擊着合資品牌。據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去年受限於缺芯、自身產品戰略等因素影響,使得大眾、通用等外資車企銷量跌幅較大。尤其是FCA,旗下廣菲克年銷量已跌至2.1萬輛,五年縮水了近十倍。反觀中國品牌汽車藉助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崛起,市場份額回升至40%以上。

美系車的“中國”生意,變難了

較為幸運的是,因為特斯拉(全年銷量47.1萬輛)在新能源市場的表現給力,福特中國銷量略微回暖(全年銷量62.5萬輛,同比增長3.7%),美系2021年的市場份額較前年還上升了0.6個百分點。

然而今年,疫情讓特斯拉、通用兩大品牌二季度產能受到嚴重影響。與此同時,福特中國“復興”之路出現反覆,三季度銷量同比下滑11.3%。FCA在7月宣佈廣汽菲克退市。特斯拉中國銷量的上漲成為美系少有的一抹亮色。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中國累計銷量突破48萬輛。即便如此,由於燃油車市場份額的持續萎縮,美系車還是失守10%大關。

怎麼就“艱難”了呢?

如果沒有特斯拉,美系如今可能要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美系頹勢盡顯,幾大燃油品牌應難辭其咎。

就自身發展而言,包括廣菲克在內的幾大美系合資品牌,都很長時間沒有出現“爆款”新車型。在消費羣體年輕化後,疊加換購需求勢起,美系品牌的暢銷車型已缺乏新鮮感,吸引力逐漸下降。

或許在產品投放上,美系對中國消費者訴求把握不夠精準,又流失了部分消費者。至少美系在中國市場活躍三十餘年,“油老虎”的稱號一直沒有摘掉。和美國用户偏愛皮卡不同,中國用户更青睞實用性強、油耗低的家用車。高油耗的美系車,讓部分用户流向了燃油經濟性更高的德系和日系兩大品牌。

幾大品牌,發展還各有困境。通用此前在華戰略出現偏差,導致其元氣大傷。2017年時,通用不顧消費者反對,在華全面應用三缸發動機,遭到抵制,損失了近百萬銷量。雖然2021年重新換回四缸發動機,但覆水難收。

如今通用年300萬輛左右的銷量,是依賴“以價換量”策略的實施,以及上汽通用五菱品牌的貢獻。旗下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三大品牌的部分車型,都有七八折的終端優惠,被網友調侃價格“打骨折”。如雪佛蘭科沃茲售價不到10萬,北京某些4S店終端優惠卻高達2-3萬元。蓋世汽車發現,雪佛蘭公眾號更新速度變慢,更新間隔時間長達十天半月成為常態。

以透支品牌力為代價,通用中國銷量卻沒能再更近一步。今年前三季度累計銷量超200萬輛,按此發展,全年銷量或許和去年相差不大。對於通用,有業內人士指出,旗下別克、雪佛蘭可能很難再重現之前的輝煌了,尤其是雪佛蘭品牌“需要”創新營銷策略,推出更適合中國市場的產品,力爭重回主流大眾視野。

相較而言,福特中國產品終端優惠較為適中,但其面臨的問題是內部不穩。近期,福特中國一週內宣佈了兩項重要任命,一是林肯中國區總裁毛京波請辭,朱梅君接任;二是吳勝波出任福特中國董事總經理兼首席運營官。

吳勝波加盟,是為“福特+”計劃加碼。福特欲從加強供應鏈穩定性入手,提升產能,以期穩住中國區銷量。而林肯品牌人事變動,據消息顯示,疑似因福特欲任命前廣菲克總裁鄭傑為林肯全球CEO,引起內部反彈。

有業內人士認為,林肯中國這場人事變動折射出福特對中國市場的態度,“不太上心”。眾所周知,鄭傑在廣菲剋期間,帶來的是“毀滅性增長”,年銷量達到22萬輛巔峯後,與經銷商、與消費者的關係極度惡化。

與此同時,在業內人士看來,市場環境的變化,如自主品牌向上的衝擊,來自其他合資品牌的競爭,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等,加劇了美系燃油品牌在華的艱難。

誰將擔起“崛起”的希望?

在廣菲克退出後,美國燃油合資品牌瞬間就剩下通用和福特。

事實上,Stellantis集團和廣汽集團的這次“分手”很不體面。因為就“Stellantis集團計劃將其在廣汽菲克的持股比例提高到75%”沒有談妥,Stellantis集團在今年7月單方面宣佈廣菲克退出中國市場,集團CEO唐唯實指責廣汽集團沒有履行應盡的義務,而廣汽集團公開指責Stellantis對中國客户缺乏尊重。

廣菲克退市留下了一堆待解問題:幾百家Jeep經銷商的出路,超40萬用户的售後維修服務等。某Jeep經銷商對蓋世汽車表示,Stellantis集團對中國市場不重視,還缺乏社會責任,單方面宣佈廣菲克破產,打了中方合作伙伴以及他們這些經銷商一個措手不及。目前,部分4S店國產車型零部件供應不足,甚至Jeep進口車業務也受到了波及。

顯然,Jeep乃至Stellantis集團在華崛起的概率較為渺茫。再看福特,由於內部人事變動,加速電動化轉型不順利。以福特電馬開啓電動化嘗試,由於產能、供應緊張等問題開局不利,錯過最佳爬坡期,如今單月銷量僅數百輛,“福特+”復興計劃似乎也陷入了困境。

現階段,美系最大的依仗就是通用和特斯拉了。

通用在燃油車市場,年銷量仍能達到百萬輛,擁有海量的基盤用户。而且,其向電動化轉型的決心堅定,速度也不慢。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統計,2020年起不少跨國集團均發佈了電動化戰略,並推出了純電專用平台,加速純電產品佈局,這裏面就有通用。

通用2021年在華落地了電動車平台——奧特能,以豪華品牌凱迪拉克在華開啓電動化反攻戰,順應新能源高端化趨勢。首款純電車型LYRIQ在今年6月開啓大定,售價43.97萬-47.97萬元,9月啓動交付,目前產銷正在爬坡中。LYRIQ是通用中國國產電動化的開端,根據規劃,上汽通用到2025年將推出10款以上國產新能源車型。

通用這個“支柱”不倒的話,加上特斯拉在電動化市場的表現碾壓大部分合資品牌,美系在華市場不斷縮小與德系和日系的差距,甚至是超越,好像都是有可能的。不過這個前提是,地緣政治衝突逐漸消弭。

本文源自蓋世汽車每日速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89 字。

轉載請註明: 美系車的“中國”生意,變難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