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叔雜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將向世界交出什麼答卷?

【編者按】本文由作者授權,轉載自公眾號“明叔雜談”,有很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

對於生活在今天這個世界上的人們來説,不管是幸運還是不幸運,我們都趕上了一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在全球化、工業化、科技和產業革命等因素的帶動下,國際格局正在發生不可逆轉的變化。

大批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加入新一輪工業化的大潮,實現了國家發展的躍升,並在原有的單級和多極世界之外,成為一支新興力量。

整體來説,國際格局中“東昇西落”的態勢日漸明顯。其中,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羣體性崛起,成為二戰結束以來國際格局中發生的最顯著變化。

明叔雜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將向世界交出什麼答卷?

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該如何面對國際格局出現的這種重大變化?

中國穩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對世界又意味着什麼?

自2016年特朗普上台以來,美國開始組建美歐日對華統一戰線,試圖孤立、包圍、打壓、遏制中國,中國該如何應對?

此時此刻,每一個關注國際局勢的人都非常擔心:

——世界是否會重回大國對抗的老路?

——全球化趨勢是否會發生根本性逆轉?

——各國之間是否會拋棄互利共贏、轉向以鄰為壑?

——對抗與衝突是否會最終取代和平與發展,成為新的時代主題,再次給人類社會帶來浩劫?

……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帶領團隊研究了過去500年來大國崛起的案例,最終得出了一個令人沮喪的結論。

艾利森的研究顯示,自1500年以來,全球範圍內發生了16次大國崛起的案例,其中12次引發了戰爭。

自人類社會進入現代以來,當原有的霸權國家相對衰落,新的強國崛起時,往往會帶來國際格局的劇烈變化、國際關係的激烈調整,甚至最終引發衝突。

明叔雜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將向世界交出什麼答卷?

這就是國際關係中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

但是,東西方思維存在巨大差異。

從中國的視角來看,這個世界上從來不存在一定會出現的“陷阱”,關鍵是事在人為。

對於中國來説,國與國之間,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中國一直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戰略理性,以對本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負責任的態度,一直倡導用互利共贏取代零和博弈。

中國的選擇是,“開大門、走大路”,對內深化改革,對外擴大開放。

中國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但中國發展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跟其他國家爭奪地區和全球霸權,而是為了讓14億多中國人過上更好的日子。同時,中國堅定地希望,通過互利共贏的合作,讓中國的發展也能惠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民。

所以,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國際社會越是有人鼓譟“脱鈎”,越是有人煽動打“新冷戰”,中國越是堅定地選擇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做大互利共贏的蛋糕,用“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為世界的和平、發展與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當前,中美關係備受關注,但實際上,中國與歐盟的關係,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中歐兩大經濟體如何互動,不僅將直接影響雙方近20億人口的切身利益,也會對中美關係、對國際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明叔雜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將向世界交出什麼答卷?

説到底,中歐雖然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不同,但中歐分處亞歐大陸兩端,雙方之間不存在不可調和的地緣政治矛盾。過去幾十年,中歐雙方通過不斷加強務實合作,為各自人民都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這段時間,正值中國“618”購物節,我看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近年來,網絡購物已經成為中國消費者一種新的消費方式,為眾多行業和眾多企業創造了新的發展路徑,為大批中小企業創造了新的發展機會,正越來越成為中國實體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2年“618”購物節期間,歐盟一些成員國駐華使節也“入鄉隨俗”,紛紛抓住時機,化身為本國產品的“首席推銷官”,在京東上面向中國龐大的消費者羣體,賣起了本國獨具特色的產品。

明叔雜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將向世界交出什麼答卷?

(丹麥駐華大使馬磊在官邸投遞金先生在京東訂購的黃油曲奇)

這段時間,歐盟駐華使團,以及法國、意大利、荷蘭、丹麥、葡萄牙、匈牙利等歐盟成員國的駐華使節,紛紛關注618購物節,和京東一起邀請幸運消費者到大使館自提活動,通過別開生面的形式拉近與中國消費者的關係,為本國產品品質站台。

目前京東已開設65個國家館,其中16個來自歐盟國家。京東發佈的數據顯示,從過去一年京東平台上的銷量來看,最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歐洲進口食品是奶製品、糖果、餅乾和紅茶等,從產地來看,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和丹麥是最大來源國。

明叔雜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將向世界交出什麼答卷?

(荷蘭副大使高羅柯與消費者王女士在使館推冰壺)

2021年,《中歐地理標誌協定》生效,第一批中歐雙方互認各100個地標產品,即這些產品獲得了原產地認證,享有高度知識產權保護。未來中國消費者在國內通過網購,可以更加方便安心地在國內享受到越來越多真材實料的正宗歐洲美食。

據悉,《中歐地理標誌協定》生效一年來,有效地促進了中歐農產品貿易增長。京東酒水、生鮮、全球購等業務積極引入歐洲優質品牌和認證商品,為廣大中國消費者提供豐富、綠色、安全的特色進口產品。在出口方面,京東國際業務大力發展出海新基建,打造全球供應鏈能力,也可以幫助赤壁青磚茶、宜賓芽菜等眾多中國地標產品走入歐洲市場。

京東的目標是:“賣全天下的貨,去全天下賣貨。”從整個行業來看,電商在推動貿易往來、增進中外友好交流方面,能夠發揮自身更大價值。

當前,國際形勢面臨諸多挑戰,前景“迷霧重重”,而歐盟及其成員國駐華使節通過京東推廣本國產品的消息,無疑成為了當下中外交流與合作的一抹亮色。

關心國際局勢的人都懂得“以小見大”,這件事情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解讀:

第一,它充分説明,雖然當前國際形勢正經歷嚴峻、複雜的變化,但中歐之間互利共贏的合作並沒有止步不前。歐盟國家的優質產品通過京東這樣的中國互聯網平台走進中國的千家萬户,不僅促進了中歐經貿合作,也有利於中歐人文交流;

第二,它充分説明,中歐雖然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不同,但雙方民眾追求和平、發展與繁榮的目標是相同的。中歐合作,符合中歐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歐盟及其成員國駐華使節在京東平台上面向中國消費者推銷本國產品,不僅豐富了中國的消費市場,也為歐盟國家擴大對華出口打開了“方便之門”;

第三,它充分説明,中國的發展對於其他國家來説,不是威脅,而是機遇。改革開放44年來,中國不僅成為了“世界工廠”,也正在成為“世界市場”,“中國消費者”正在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當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國、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健康增長,不僅有利於中國人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也有利於其他國家享受到更多的“中國機遇”和“中國紅利”。

實際上,在中國的周邊,“中國機遇”和“中國紅利”已經越來越明顯。

2021年,東盟繼續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當年雙邊貿易額達到了8782億美元。

明叔雜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將向世界交出什麼答卷?

正是得益於這種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東盟國家和中國在保持地區和平與穩定、推動地區發展與繁榮方面,擁有高度共識。

2021年,歐盟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當年雙邊貿易額為8281億美元,比東盟略低。但2022年頭兩個月,中歐貿易保持迅速增長,歐盟也因此一度超越東盟,再次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從2021年的數據看,無論是東盟,還是歐盟,在中國對外貿易中的地位,都超過了美國。

我們同樣期待,基於中國和歐盟在經貿等領域廣泛的共同利益,歐盟在對華關係中能夠繼續站在歷史的正確一邊。

不管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一直都在努力成為當今世界的一支積極力量。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針對本文開頭提出的種種疑問,中國的答案一直都非常清晰:

——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一直堅持“開大門、走大路”。中國的改革開放絕對不會走回頭路,“閉關鎖國”更不可能成為當代中國的選擇;

——在國與國關係中,中國希望與所有國家建立起“相互尊重、和平相處、合作共贏”的關係。中國要合作,不要對抗;中國要共贏,不要互害;

——不管國際形勢多麼複雜,中國始終用自身發展的高度確定性,去應對外部世界的各種不確定性。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中國自身積極發展的每一步,也是中國給世界帶來更多“中國紅利”和“中國機遇”的重要一步。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盼和平、謀合作、促發展、享繁榮,依然是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最大公約數”,這也是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與趨勢。

期待世界各國有遠見的政治家和企業家,都能順應這一歷史的潮流與趨勢,與中國相向而行,為各國人民謀福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51 字。

轉載請註明: 明叔雜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將向世界交出什麼答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