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怎樣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工信部部長劃重點

未來五年,怎樣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3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在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戰略支撐。着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打造未來發展的新優勢。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產業素質的整體提升。進一步高效聯動,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全面放開一般製造業,大幅放寬市場準入,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控的產業鏈,培育產業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未來五年,怎樣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工信部部長劃重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

肖亞慶介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發展的宏偉藍圖,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網絡強國,這都為工信工作指明瞭方向。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將採取相應措施推進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不斷邁上新台階。

一是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戰略支撐。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等正在加快突破和加快發展,深刻改變着世界經濟的發展模式和國際產業分工的格局。所以要堅持科技自立自強這一最本質的要求,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大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體系化提升製造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着重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完善共性基礎技術的供應體系,特別是要加快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鼓勵企業加大投入,催生更多原創性、顛覆性的技術。要進一步提升製造業創新能力。

二是要着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打造未來發展的新優勢。自主、完整並富有韌性和彈性的產業鏈供應鏈是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保障。我國的產業類別是最完整的,配套齊全,並深度融入了世界產業分工體系,這不僅保證了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也為世界經濟的增長和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要把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實施製造業強鏈、補鏈行動和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快補短板、斷長板,佈局新興產業鏈,着力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有效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塑造未來發展新優勢,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牢牢把握住主動權。

三是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產業素質的整體提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提高我國經濟競爭力的關鍵。要錨定“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上狠下功夫,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增強制造業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深入實施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質量提升行動,建設綠色製造體系,推進產業在國內有序轉移,要加強優質企業的梯度培育,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包括集成電路、5G、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等新興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壯大,培育發展未來產業,要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羣。

四是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以數字化變革催生和創造發展新動能。經濟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方向,發揮我國既有基礎和優勢,統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全面部署5G、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智能製造工程、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等等,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充分融合、製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最根本的是要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

五是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持續增強新發展活力。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成就的取得依靠改革開放,今後要落實“十四五”規劃,實施新的發展,仍然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未來實現網絡強國和製造強國建設目標,在改革開放上要進一步加大力度,要更好發揮改革的突破和引領作用,對接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需求,聚焦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要素市場化改革舉措,加強產業政策引導,增強制造業對各類資源要素的吸引力,推動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進一步高效聯動,進一步擴大對外的開放,全面放開一般製造業,大幅放寬市場準入,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控的產業鏈,培育產業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紅星新聞記者 吳陽 北京報道

編輯 柴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13 字。

轉載請註明: 未來五年,怎樣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工信部部長劃重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