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對台戲”:拜登、普京前後腳的中東之行,讓世界看到啥?

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7月1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抵達伊朗首都德黑蘭進行訪問,與伊朗和土耳其領導人分別舉行雙邊會晤,並與伊土領導人就敍利亞問題舉行三方會談。

在三國領導人在德黑蘭握手之際,美國白宮聲稱,俄伊土德黑蘭峯會證明了普京已被“孤立”。不僅如此,美國總統拜登更是連發兩條推文“隔空示威”,先是讚揚了他和“全球合作伙伴的行動正在奏效,油價正在下跌”。然後又譴責了“俄烏衝突導致油價飆漲,石油企業趁機漲價,現在油價跌了也不降價,讓美國人沒省下錢。”

一出“對台戲”:拜登、普京前後腳的中東之行,讓世界看到啥?

↑2021年6月1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美國總統拜登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晤

拜登前腳離開中東,普京後腳就到了伊朗,俄美兩國元首如此“針鋒相對”的一出外交大戲,無疑吸引了全球目光。同時,這也意味着大國戰略競爭背景下,中東成為新的“競技場”。那麼,拜登和普京各自從中東之行中得到了什麼?

拜登:幾乎“空手而歸”甚至還起了反作用

7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結束了為期4天的“中東首秀之行”,返回華盛頓。儘管在這四天裏,拜登馬不停蹄地訪問了以色列、巴勒斯坦和沙特阿拉伯,並在沙特吉達主持了美國與九個阿拉伯國家舉行的“安全與發展”峯會。然而,無論媒體還是國際政治專家都對其中東之行的給出了“差評”。

路透社稱,除了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碰拳顯示美沙關係的艱難修復之外,拜登幾乎是“空手”離開中東。美國國務院前中東政策高級顧問亞倫·米勒和前美國駐埃及、以色列大使丹尼爾·庫爾策更是直言,拜登此次中東之行“不僅失敗,可能還會導致美國總統在中東地區的地位和信譽下降”。

一出“對台戲”:拜登、普京前後腳的中東之行,讓世界看到啥?

↑7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舉行會談。圖為兩人碰拳致意

今年6月,以沙特為首的產油國集團同意增加石油銷售,但到目前為止,產量仍落後於目標。分析認為,該地區石油產量的任何增加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對美國高企的天然氣價格產生影響,這是拜登進入中期選舉的一個主要政治負擔。

然而,用美媒的話評價,拜登此行既沒能讓沙特承諾增產石油以緩解通脹,也沒能在緩解巴以衝突問題上取得一點進展,他返回華盛頓時“沒有任何可以向國內民眾展示的成果”。

除此外,拜登此行的另一個目的意在“拉幫結派”,建立一個所謂的“中東版北約”。然而外媒報道稱,美國希望通過與海灣國家的峯會建立一個包括以色列在內的地區安全聯盟,以應對伊朗的威脅。但這場“安全與發展”峯會的公報含糊其詞,沙特外交大臣還給美國潑了一盆冷水,稱不知道任何關於海灣-以色列防禦聯盟的討論,沙特也沒有參與這樣的談判。

一出“對台戲”:拜登、普京前後腳的中東之行,讓世界看到啥?

↑峯會現場視頻截圖

拜登此次中東之行,還有一個重要議題,那就是伊核問題。然而,分析人士指出,雖然以色列及一些阿拉伯國家在伊朗問題上足夠強硬,但這樣的強硬或會加劇緊張的局勢,從而讓眾多海灣國家擔心,一旦與伊朗爆發衝突,他們將會成為“暴露在最前線的”。

然而,這些國家並不想成為美國的“尖兵”,也不想成為以色列的“長矛”,這一點在峯會中得到了體現。在峯會結束後,與會國發出聲明稱:“他們決心為該地區提供安全保障,但也注重通過外交手段解決伊朗核計劃問題。”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稱,這是一個“不言而喻且令人悲哀”的現實:美國對伊朗的政策陷入了兩難,一方面是重新加入伊核協議,另一方面是華盛頓希望避免發生衝突。然而,拜登此行並沒有解決任何一個難題。

分析:俄與中東國家“持續聯繫”讓美國不安

不僅如此,這趟中東之行,明顯讓拜登政府感到了不安。

分析指出,雖然石油是拜登訪問中東的催化劑,但美國政府的主要意圖還是為了大國競爭,以應對俄羅斯等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美國國務院前中東政策高級顧問亞倫·米勒也表示,俄烏衝突讓拜登中東之行更多地聚焦在大國競爭上。

於是,有了拜登沙特吉達的“安全與發展”峯會上的這番話,“隨着全球競爭日益激烈,我們面臨的挑戰更加複雜,美國將繼續在中東地區保持積極參與的夥伴關係。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美國的利益與中東的成功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我們不會離開(中東),讓其他國家填補真空。”

外媒分析指出,美國顯然對沙特、阿聯酋等中東國家與俄羅斯的“持續聯繫”感到不安。俄烏衝突爆發後,沙特仍通過歐佩克+與俄羅斯協調石油供應問題,阿聯酋也已成為俄羅斯資金的避風港。就連美國的“親密盟友”以色列拒絕加入西方國家對俄實施制裁的隊伍。

一出“對台戲”:拜登、普京前後腳的中東之行,讓世界看到啥?

↑分析稱,拜登此行的主要意圖還是為了大國競爭

因此,為了石油和應對俄羅斯,拜登不得不忍氣吞聲對沙特示好,但有分析認為,這似乎已經晚了,美國突然發現,各國不再“選邊站”,而是紛紛選擇兩面下注。“在全球人口最多的10個國家中,只有一個國家選擇了針對俄羅斯的全面一攬子計劃,那就是我們自己。”米勒表示。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俄羅斯與歐亞項目主任、前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官員尤金·魯默表示,隨着時間推移,沙特等國顯然已經把美國視為“一個不那麼可靠的合作伙伴”,這無疑為俄羅斯創造了一個機會。魯默稱,從長遠來看,普京沒有什麼可以提供給沙特的。但眼下對普京而言,卻是一個重返國際大舞台的機會。

這也意味着,儘管美國仍將是海灣國家的主要安全夥伴,但這些國家不會以放棄“與俄羅斯和中國的合作”為代價。《外交政策》總結道,此次中東之行,拜登付出了很多,但沒有得到多少回報。

普京:簽了400億能源大單,找到“堅定盟友”

就在拜登結束4天的中東之行後,俄總統普京於19日抵達了伊朗。這是普京自2007年以來第五次訪問伊朗德黑蘭,他曾於2007年首次訪問德黑蘭,隨後分別於2015年、2017年和2018年訪問德黑蘭。此外,這也是自俄烏衝突爆發後普京第二次外訪。

根據雙方事前的“放風”,普京此行的“重頭戲”無疑是與美國中東之行“唱對台戲”、商討俄伊能源合作、加速去美元化、共同抵禦西方制裁。

一出“對台戲”:拜登、普京前後腳的中東之行,讓世界看到啥?

↑分析稱,俄土伊三國領導人在德黑蘭會晤,證明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被稀釋

在普京啓程的當天,伊朗宣佈獲得了俄羅斯的“大單”,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與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出資400億美元以幫助開發伊朗的天然氣和油田。據報道,這是俄羅斯有史以來對伊朗的最大規模投資。這無疑釋放了一個信號,在西方的制裁下,俄伊兩國開始攜手合作。

此外,伊朗外匯市場也啓動了伊-俄本幣交易。伊朗央行行長阿里·薩利赫阿巴迪認為這是“伊朗和俄羅斯經濟關係發展的重要一步”,批評美元已淪為“政治工具”。

19日晚些時候,普京與伊朗總統萊希在會晤中表示要繼續發展雙邊戰略關係。新華社報道稱,面對西方長達40年的經濟制裁,伊朗總結出了一套“抵抗經濟”,對當前受制裁的俄羅斯有借鑑意義。當前俄羅斯和伊朗的主要銀行都被禁止使用SWIFT系統,兩國從“背靠背”到“面對面”,不斷強化雙邊合作,包括在雙邊貿易中與美元脱鈎。在政治上,俄羅斯支持伊朗今年正式成為上合組織成員國,並對伊朗申請加入金磚國家持歡迎態度。

當天,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也會晤了到訪的普京。伊朗最高領袖辦公室當天發佈的一張哈梅內伊與普京握手的照片,被稱為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出現的“罕見場景”。外媒分析稱,普京此行無疑找到了一個“堅定的盟友”。

分析:新的地緣政治現實正在形成

而在普京為期一天的緊張外交活動後,有分析稱,普京此次德黑蘭之行已發出了明確的信號——新的地緣政治現實正在形成,必須以某種方式加以重視。

俄羅斯國際事務理事會總幹事科爾圖諾夫在接受俄媒採訪時分析稱,普京出訪伊朗反映了俄羅斯外交政策優先事項的變化。他説,德黑蘭作為莫斯科的夥伴,其重要性無論是在經濟層面,還是在軍事政治和地區層面都在上升。因此,普京此次德黑蘭之行具有標誌性意義,併發出明確的信號。

另一方面,作為沒有制裁俄羅斯的北約成員國,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與普京的面對面會晤也意義重大。分析稱,拜登訪問中東期間反覆強調美國將繼續領導中東。但“對西方霸權秩序均心存不滿”的俄土伊三國領導人在德黑蘭會晤,恰恰證明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被稀釋。

還分析稱,“普京正在建立一個反西方聯盟”。據報道,在三國領導人會晤後,普京告訴記者,美國軍隊必須離開幼發拉底河以東的領土,停止搶劫敍利亞國家和敍利亞人民,停止非法出口石油。這是俄羅斯、伊朗和土耳其的“共同立場”。

相關閲讀:

紅星觀察|拜登、普京接踵而至 俄烏衝突讓中東重返全球C位 伊朗成美俄“鬥法”主戰場

求油落空,拜登中東行被指“一無所獲” 美專家:無實質性成果,讓美國看起來軟弱

普京在伊朗見土耳其總統 媒體:是西方制裁讓伊俄關係加強

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

編輯 張尋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37 字。

轉載請註明: 一出“對台戲”:拜登、普京前後腳的中東之行,讓世界看到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