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遊戲結束”,英媒已經開始操心約翰遜接班人了

由 鍾離綺琴 發佈於 綜合

(觀察者網 訊)一天之內三位重要內閣成員接連辭職,英國約翰遜政府再陷重大打擊。

7月6日,英國兒童與家庭大臣威爾·昆斯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發表辭呈稱,他在4日為約翰遜辯護的採訪中,引用了首相府的“虛假消息”。約翰遜隨後在電話中向他“真誠道歉”。但昆斯説,他無論如何都必須辭職,因為他“真誠地”重複了首相府告訴他的事情。

稍早之前,英國衞生大臣賽義德·賈維德和財政大臣裏希·蘇納克因對首相約翰遜失去信心而從政府辭職。“遊戲結束了。”英國老牌媒體《泰晤士報》在頭版標題中如此評價。經濟面臨衰退風險,政府醜聞纏身,約翰遜的首相之位搖搖欲墜、

不少媒體已經開始猜測約翰遜的繼任者。辭職的蘇納克和賈維德赫然在列,而前英國國防大臣莫當特和前外交大臣亨特,也為外界看好。

《泰晤士報》認為,約翰遜的首相之位已經“結束了”

據英國《衞報》5日報道,醜聞纏身的約翰遜政府,最近再遇醜聞。此前由約翰遜任命的保守黨副黨鞭克里斯托弗·平徹,被曝在俱樂部內猥褻兩名男子。他30日辭職時稱,他當時喝多了,令自己和他人都很難堪。

然而,平徹後續被曝出更多不端行為,引發輿論對約翰遜是否明知其品行仍委以重任的質疑。

此事引起千層浪。5日,賈維德在社交媒體表示,自己已向首相約翰遜遞交辭呈。賈維德稱,擔任這個角色是一種巨大的榮幸,但自己很遺憾不能再憑良心繼續工作下去。

“我很清楚,在你的領導下,這種情況不會改變。因此,你喪失了我對你的信心。”

蘇納克則在辭呈中表示:“公眾期望政府能夠正確、稱職和認真地管理國家。我相信這些標準值得為之奮鬥,而我們的國家正面臨着巨大的挑戰,這就是我辭職的原因。”

兩人的辭職,在英國政壇引起連鎖反應。英國《泰晤士報》在網站頭版寫道:“遊戲結束了。”文章認為,約翰遜若繼續執政,將是“一個錯誤”,因為他已經失去了政黨和國家的信心。

“約翰遜在上月的信任投票中,未能獲得148名議員的支持。他不可能恢復權威,並在國家面臨嚴重危機時,提供需要的領導力.......他每在位子上待一天,就加深了混亂的感覺。為了國家的利益,他應該離開。”

7月5日,英國首相約翰遜出席在唐寧街舉行的內閣會議 澎湃影像圖

《每日電訊報》上,前英國脱歐大臣大衞·弗羅斯特(David Frost)説,約翰遜應該辭職,否則就會“帶着政黨和政府一起下台”,他補充説,5日的辭職風波後,其他內閣成員現在需要認真考慮現在的事態發展方向。

小報《每日郵報》的專欄作家斯蒂芬·格洛弗(Stephen Glover)則稱讚約翰遜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比幾乎所有內閣成員都“高出一籌”。他主導了“脱歐”,因此受到部分民眾的尊重。但他“不願講真話”的缺陷,即便在這個“以不誠實而著稱”的職位中,也能脱穎而出。

“儘管他取得過成就,但在這一切發生後,他現在似乎仍是一個註定失敗的首相。”

政界也不看好約翰遜的前景。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保守黨議員對路透社表示:“我懷疑我們將不得不又踢又叫地把他從唐寧街拖出來。但如果我們必須這麼做,我們就會這麼做。”

當地時間6日晚間,約翰遜將在出席議會每週的提問環節,並接受兩個小時的特別委員會主席質詢。屆時他可能面臨巨大的反對聲。

首相之位搖搖欲墜,不少媒體已經開始預測下任首相的人選。由於當前仍是保守黨執政,下任首相將由黨內選出的黨魁接任。

根據保守黨目前的規則,投票將分兩個階段進行:首先,議會中的保守黨成員將提名自己的名字,並面臨一系列投票,直到只剩下兩名候選人。然後,黨員們將被對其中一人的投票。每次選舉的時間由代表保守黨後座議員的1922委員會決定。

《衞報》預測,莫當特似乎是當前最熱門的人選。博彩公司Coral甚至表示,她最有可能接替約翰遜。莫當特是英國首位女性國防大臣,在保守黨內頗受歡迎。民調網站“保守黨之家”上週末公佈的一項黨員投票結果顯示,她是第二受歡迎的人選,僅次於國防大臣本·華萊士。

蘇納克也是熱門人選之一。稍早之前,他在推出一系列新冠後經濟刺激和紓困計劃時,獲得了大量的民眾支持。但另一方面,他因為約翰遜的“派對門”醜聞,以及英國近期的經濟惡化、通貨膨脹問題而飽受批評。

此外,《衞報》還列出外交大臣特拉斯;曾任文化大臣、衞生大臣的吉里米·亨特等人,但該報認為可能性沒有上述幾人高。

《衞報》預測約翰遜的繼任者

《紐約時報》注意到,約翰遜政府陷入動盪的時候,英國經濟經濟前景“不容樂觀”。7月5日,英格蘭銀行警告稱,英國和全球經濟前景“嚴重惡化”。英國央行表示,世界各地的能源和燃料成本正在迅速上漲,總體上使得生活成本提升的速度更快。

在英國央行最新發布的金融穩定報告中,該銀行表示,英國銀行業已做好應對經濟嚴重衰退的準備,但報告指出銀行必須增加預留資金以應對沖擊。從當前開始,銀行將被要求留出相當於其總資產2%的金額作為緩衝資金,而不是正常情況下的1%。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