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皮卡車裏穿梭北蔡街頭,這支“娘子軍”已完成核酸採樣超1萬人次

坐在皮卡車裏穿梭北蔡街頭,這支“娘子軍”已完成核酸採樣超1萬人次

“走,下一個點位!”

一輛皮卡車在北蔡街頭穿梭,坐在車斗裏的復星援滬醫療隊隊員汪敏和隊友快速在7個流動核酸採樣點間轉場。這天中午,氣温陡然升到29度,她們完成了567人份的核酸採樣任務,汗水早已浸透衣褲。

北蔡是上海此輪疫情的風暴眼之一。復星抗疫指揮部第一時間緊急部署,聯手復星醫療團隊,48小時集結旗下三家三甲醫院共30名醫護人員,從廣東深圳、佛山和安徽合肥三地出發,一路輾轉,於4月30日抵達北蔡。5月1日至4日,這支醫療隊已完成11643人次核酸採樣,覆蓋北蔡各公寓、酒店、旅館、企業以及流動採樣點等共95個點位。

這是一支清一色的“娘子軍”,平均年齡不到28歲,大部分為“90後”和“00後”。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她們的共同目標只有一個——“搶綠”,希望居民們都是健康綠碼。

居民志願者悄悄為採樣醫護撐起一把傘

來自佛山復星禪誠醫院的汪敏,是個性格爽朗樂觀的“00後”。在馳援北蔡之前,她已有過支援佛山和深圳抗疫的經驗。她和同樣年輕的隊友出任務時,總搶着“難點”上。有時坐在皮卡車斗裏,有時還需要爬到大棚上,隔着鐵皮圍欄給居民們採樣。

5月3日中午,烈日當頭,氣温快速攀升。來自深圳恆生醫院的援滬醫療隊隊員吳貝貝,到達第五個流動採樣點時,防護服裏面的衣服已經濕透。這位隊友口中的“元氣少女”有些喘不過氣來。沒有遮蔭的大樹,也沒有陰涼的地方,她只能透過小小的縫隙給居民們採樣。全身心的投入採樣的她渾然不覺,背後有人悄悄為她撐起了一把遮陽傘。她轉身看到,忙説“謝謝”。“這是應該的,走吧,下一個點,我陪你去。”撐傘的是一位居民志願者。吳貝貝説,那一刻,她覺得眼睛裏辣辣的,不知道是汗水還是淚水。

“第七個流動點進行核酸採樣的是一批可愛的環衞工人。我跟他們説,我們都有一個共同使命,那就是為上海‘搶綠’,你們為了環境綠化,我們為了居民健康綠碼。”同樣來自深圳恆生醫院的易嘉麗隔着面屏微笑着説。

面屏上的水汽,已經擋住了她的視線。“順利完成任務後脱下防護服那刻,口乾舌燥,感覺身上每個毛孔都在大口地呼吸。”易嘉麗説。

結束一天工作,完成全身消殺、自測核酸、工作覆盤等“標準動作”後,姑娘們已經癱倒在各自牀上。每天最開心的就是和家人視頻,報平安,讓家人放心。

“大夥兒都好好的,才能持續保證完成任務”

安徽濟民腫瘤醫院護理部主任宋麗是此次復星援滬醫療隊的總領隊。“80後”的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心裏也有牽掛,但家人們都很支持我衝到最前線。”

宋麗介紹,復星援滬醫療隊到達北蔡後迅速整編入東方醫院的統一排班管理中。她需要往返疫情防控指揮部和下榻酒店之間,與東方醫院同行分析採樣情況、對接分工等。每天凌晨2點,確定團隊分工後,她會根據前一天的採樣情況和隊員們的身體狀態再做細化安排。清晨6點,當天任務通知到每位隊員。7點,準時出發。

每次出發前,宋麗會都會仔細檢查每一位隊員的防護措施是否落實到位,叮囑大家一定要保護好自己,遇到問題保持聯絡,“大夥兒都好好的,才能持續保證完成任務。”領隊的工作量很大,宋麗幾乎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一早又要精神飽滿地投入新一天的“戰鬥”。

同樣來自安徽濟民腫瘤醫院的饒曉葉是此次援滬醫療隊中唯一一位“70後”,擁有18年專業護理經驗。在出發之前,醫院領導曾擔心她的情況,但她説:“不要擔心,我體力跟得上,而且家裏也沒有什麼後顧之憂,讓我上吧。”

作為隊伍中的“大姐姐”,饒曉葉會主動在生活方面協助隊長,照顧其他隊員。“雖然我們不是來自同一家醫院,但都有同一個心願,那就是希望上海早日恢復如常。”饒曉葉説。

上海,在姑娘們心中一直都是美麗繁華的國際大都市。“沒想到這次會以這樣的方式與它見面,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易嘉麗説。

在返回酒店的大巴上,姑娘們靠着車窗仔細打量着這座城市。“期待着疫情結束後能好好四處逛逛、玩玩。大家齊心協力,相信這一天會很快到來。”汪敏説。

作者:唐瑋婕

編輯:楊柳

責任編輯:戎兵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14 字。

轉載請註明: 坐在皮卡車裏穿梭北蔡街頭,這支“娘子軍”已完成核酸採樣超1萬人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