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摧毀你的孩子,可怕的是家長還不自知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中國自古倡導尊老愛幼,父母從小便教育孩子要懂禮貌、對人尊敬。
不過,這種傳統其實也有弊端所在,因為不管懂禮貌還是尊敬他人,都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
你知道嗎?“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摧毀你的孩子
最近聽朋友説起她小時候的事,她有個弟弟,父母從小就告訴她,作為姐姐要寬容,多讓着弟弟。
本來被弟弟分走了父母的一份愛,心裏就不是滋味。再加上弟弟頑皮,經常搶她的東西,可每次和父母告狀都被告知“那就給他唄”,即使情節嚴重也就訓斥兩句,再沒有然後了。
小時候父母經常講《孔儒讓梨》的故事,一直以來就給她灌輸“大讓小”的思想,學會忍讓和寬容,可現在看來這明明就是赤裸裸的道德綁架。
朋友説,以後她一定不會給自己的孩子灌輸這樣的思想,讓所謂的禮貌、懂事,剝奪孩童時的快樂。
禮貌和謙讓,要視情況而定
相信許多家庭都有類似的處境,家長用傳統觀念教育孩子,用比較高的道德標準要求他們:對人要禮貌,要讓着弟弟妹妹。
大多數情況下,這種告誡是正確的,可若是對方先犯了錯,還要求孩子如此,就成了種束縛。
最可怕的是,家長往往還不自知,將孩子的反叛視作“不聽話”。
哪些是“中國式禮貌”?
1、 孩子取得優異成績,父母卻過分謙虛
有些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變驕傲,即使孩子取得了優異成績,也會刻意忽略。
別人誇讚孩子時,明明心裏也很自豪,卻不斷在言語中貶低孩子,拼命找缺點,説孩子不夠好。可若當着孩子的面説,會打擊其自信心,努力取得的成績得不到認可,怎麼會不失落?
教會孩子謙虛固然重要,不過適當的鼓勵,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找到滿足感,不要時刻潑冷水。
家長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出門在外,叫孩子跟大人打招呼。
本意是覺得這樣顯得孩子有禮貌,但事實上,孩子乍然看到根本不熟悉的人,心裏有些牴觸是自然的,硬逼着他喊“叔叔伯伯”,當然不情願。
對天性活潑的孩子來説,可能也沒有那麼難,可對內向的孩子來説,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遇到陌生人時,他們習慣躲在家長身後,可大人往往覺得孩子這麼做非常不懂事,還會因此在他人面前加以訓斥。
有次不慎落水,他都不敢呼救,害羞又敏感,因為他不願意麻煩別人,後來面對爸爸時也只能用尷尬的笑來掩飾害怕。
3、 強迫孩子忍讓弟弟妹妹
家庭中大孩一般都比較難過,因為大人總是説讓着弟弟妹妹是應該的,哪怕他們做了惹人生氣的事,也不能動手、不能説重話,因為這樣會傷害彼此間的感情。
可家長忽略了一點,大孩子本身也是孩子,有自己的情緒。再者,更小的孩子犯了錯,就應該得到懲罰,而不是過分要求大孩子忍讓,這種偏心易破壞手足感情。
很多大人面對孩子之間的衝突,態度基本就是:只要説了對不起,那就應該原諒。
本意是教會孩子善良,覺得只要別人低頭,就不過分追求了,可並不是所有事都值得被原諒的,也要看對方是不是真心實意地道歉。
比如孩子心愛的玩具被破壞、還遭到了辱罵,心裏受到的傷害不可彌補,也不可能立馬就笑着重歸於好。
教育孩子禮義道德沒錯,但不是讓他們做“老好人”,敢於説出自己的想法,心理才會健康。
多在意孩子的感受吧,不要讓他們的人生負擔太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