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抵禦風沙的綠色防線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三北地區是指中國的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分佈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廣袤的戈壁。如今,綿亙萬里的“三北”工程已構築起一道抵禦風沙、保持水土、護農促牧的綠色防線,取得巨大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標誌性工程、全球生態治理的成功典範。

  20世紀70年代,三北地區黃沙漫天,溝壑縱橫,極大影響當地人民生產生活。1978年11月,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建設“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的重大決策。按照規劃,“三北”工程建設期限為1978年至2050年,歷時73年,分三個階段八期工程進行建設。2021—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設期,也是鞏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關鍵期、攻堅期。

  工程建設進展如何?據介紹,由於三北地區森林、草原、濕地和荒漠生態系統交錯分佈,六期工程將堅持系統觀念,推進新時代防沙治沙工作。“‘三北’六期工程將荒山荒沙綠化、森林質量提升、草原保護修復、濕地保護恢復、沙化土地封禁保護等,納入建設範疇,統一規劃,統籌實施。”國家林草局三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強化區域聯防聯治,建立多部門、多層次、跨區域協同推進機制,強化部門和地區之間協同作戰和信息共享。

  三北地區分佈着中國84%的沙化土地。“防沙治沙一直是‘三北’工程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三北’六期工程將突出重點,全力打好三大標誌性戰役。”國家林草局三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三大標誌性戰役為:在黃河“幾字彎”區域,對黃河岸線流沙、十大孔兑粗沙區、河套灌區鹽漬化等退化土地開展綜合治理;在科爾沁、渾善達克沙地區域部署一批生態綜合治理項目,穩步提升區域森林和草原植被蓋度,恢復疏林草原自然景觀原貌,減少影響京津的風沙源;在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區域,抓好天然林草植被的封育封禁保護和綠洲外圍、沙漠邊緣的防風固沙林草帶建設,加強退化林和退化草原修復,確保沙源不擴散。

  經過40多年的建設,“三北”工程的成效不斷顯現。

  綠色屏障不斷鞏固。“三北”工程建設累計營造林保存面積達4.8億畝,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目前的13.84%,森林蓄積量由1977年的7.2億立方米增加到目前的33.3億立方米。

  風沙危害不斷減輕。“三北”工程建設累計治理沙化土地33.6萬平方公里,工程區土地沙化面積及易起沙塵土地面積實現“雙下降”,年均沙塵暴日數從1978年的6.8天下降到目前的2.4天。

  綠色經濟不斷髮展。目前,“三北”工程建設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4.7萬平方公里。超3000萬公頃農田得到有效防護。年產特色林果4800萬噸,產值達1200億元。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22日 05 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15 字。

轉載請註明: 構築抵禦風沙的綠色防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