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美各地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活動。
讓這些參與示威遊行的人出離震驚和憤怒的,是不久前得克薩斯州羅布小學的校園槍擊案。
21位遇害者中,有19個是孩子,最小的,只有9歲——死傷人數僅次於10年前的桑迪胡克小學校園槍擊案。
而殺害他們的兇手,剛滿18歲。
這樣的慘劇,在兩場大規模校園槍擊案之間的近十年中從未終結。
更駭人聽聞的是,根據美國密歇根大學的最新研究:槍擊,已經成為了導致美國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美國青少年的死因中與槍支相關的比例達到了29.5%,是普通人羣的兩倍。
孩子們,成了激增的槍擊案中,最令人痛心的受害羣體。
在美國,槍口究竟為何不斷向下,對準了那些年幼的生命呢?
先來看看槍擊案發生的場所:
根據美國“暴力項目”(The Violence Project)對2013-2022年美國大規模槍擊案案發地統計數據,校園,成為美國大規模槍擊案發生頻率排名第二的場所,有13.6%的大規模槍擊都發生在這裏。
其中,七成校園槍擊案的實施者都在18歲以下,最小的甚至只有6歲。
尋着這個線索,我們在統計中,發現了另一個更加令人震驚的趨勢——全美範圍內,美國大規模槍擊案兇手的平均年齡,在2022年已經下降到了18歲。
槍響之後,槍口前後的年輕生命都蒙上了陰影。
可是,在美國,這個弱勢羣體非但沒有引起美國的保護和重視,有一些人還在想盡辦法把槍遞到他們手上。
從一起訴訟案中,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羅布小學槍擊案發生後,一名受害兒童的家屬對槍支製造商丹尼爾國防提出要求,要其保存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的營銷記錄和廣告內容作為證據。
這次槍擊案,兇手使用的兩把AR-15步槍就來自這家企業。
就在兇手購槍的前一天,丹尼爾國防在社交媒體上推送了下面這條槍支廣告。
▲ 5月16日,羅布小學槍擊案兇手拉莫斯購槍的前一天,丹尼爾國防在推特發佈步槍廣告。圖片中,幼兒手持步槍,配的廣告詞是:“訓練一個孩子,讓他走自己應該走的路,等他長大了,他就不會離開。”
步槍,這個看上去跟孩子格格不入的物品,像玩具一樣被展示在廣告中。羅布小學槍擊案發生後,這條廣告因為其極具煽動性的內容,引發網友憤怒,遭到了下架處理。
但實際上,這正是美國大多數槍支製造商現在常用的廣告策略。
美國CBS在這次羅布小學槍擊案發生後,專門進行了一次調查,發現槍支製造商正在越來越多地將廣告投放到互聯網上,投放的首選平台,就是優兔(Youtube)、推特(Twitter)、Instagram等社交媒體網站。
這些社交媒體平台聚集着大量青少年用户,皮尤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有85%的青少年(13-17歲)表示會使用優兔。
按照美國暴力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喬什·舒格曼的分析,槍支製造商在社交媒體上還有不少針對青少年的營銷策略:
當槍支產品不斷在青少年羣體中曝光後,槍支製造商再將銷售網站的鏈接直接附在發佈的帖子和視頻裏,就能將曝光率轉化為實際的購買行為。
德魯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優兔上89%槍支話題的大V發佈的視頻,都附帶着槍支銷售網站的鏈接。
這一切所服務的正是槍支製造商的最終目標:為他們(青少年)18歲那一天,購買人生中第一支突擊步槍做好準備。
社交媒體,讓槍支製造商的影響力前所未有地觸及青少年羣體,其實,即便是在沒有社交媒體的年代,這些年輕人也沒能倖免於槍支和暴力的影響。
譚主在優兔上簡單搜索了“How to use gun”(如何使用槍支)的詞條,觀看量排名第一的視頻內容,是一家玩具武器製造公司NERF開發的一款第一視角射擊遊戲,觀看量高達4.5億次。
下面最熱門的網友評論中,全都提到了自己對這款遊戲的“童年回憶”。
這條視頻內容於3年前發佈在優兔平台上,但這類“第一視角射擊遊戲”在2004年就成為了美國電子遊戲的主要類型。在社交媒體還沒普及的年代,NERF就憑藉這類射擊電子遊戲,以及在電視、紙媒上一度高達10億美元的廣告投入,吸引青少年用户。
2006年,NERF曾經借射擊遊戲風靡的勢頭,推出過的一款Longshot高仿真步槍,大獲成功,在十年間先後6次被再版製作,推向市場,企業盈利也翻了整整十倍。
然而,據《華盛頓郵報》統計,也是在這十年間,美國校園大約有十萬名學生遭受了槍支暴力。
但巨大的利潤空間面前,這些逐利者利用孩子未成熟的心智瘋狂牟利,完全不把這種行為帶來的嚴重後果放在眼裏。
無論是“打擦邊球”的玩具槍支製造企業,還是槍支製造商們,正是他們“接力”把槍支遞到了孩子手裏,讓他們暴露在暴力橫行的環境中。不僅如此,在美國甚至還有專門的立法,對槍支製造商的這些營銷行為進行開脱。
2005年,美國通過《武器合法貿易保護法》,其中的規定使槍支行業可以免於為其產品可能造成的危險而承擔民事責任。
這從某種程度上豁免了這些槍支製造商的營銷行為,使得他們可以更大膽地對年輕人施加影響。
槍支製造商瞄準青少年羣體,看中的不僅僅是銷售產品帶來的短期經濟收益,還有對年輕人的長期“控制”。
美國暴力政策研究中心調查報告顯示,2005年到2013年,槍支製造商輸送給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的資金,從1470萬美元漲到了6020萬。
這些錢被用來支持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的各種項目,包括青少年射擊項目。
▲ 美國全國步槍協會青年射擊大使宣傳圖
要知道,美國全國步槍協會不僅僅是一個行業協會,它更重要的角色,是作為一個持堅定的擁槍立場且黨派色彩強烈的政治組織而存在。
一方面,這個協會每年都要花費300萬美元專門用來遊説國會兩院議員,在地方不遺餘力地遊説阻止每一項控槍的法案。
另一方面,為了讓“擁槍”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俘獲擁躉,美國全國步槍協會對於青年的入會條件十分慷慨,青年會員只需要支付普通成員三分之一的會費。
槍支製造商和美國全國步槍協會聯合,不僅要把孩子變成消費者,更是通過教育、培訓,從小塑造這些孩子在槍支問題上的政治立場,把他們變成堅定的槍支支持者,變成未來美國每一次推動控槍政策的阻礙。
如果沒有法律和政策,控槍註定寸步難行,然而,即便有了控槍的法律,槍支氾濫問題也無法迎刃而解,尤其是當我們把分析的視野聚焦到州一層面。
根據波士頓大學“州立槍械法律”項目統計數據,加州現行槍械管制相關法律共計107項,是美國擁有控槍法案數量最多的州。
在吉福茲防止槍械暴力法律中心的年度控槍評分榜上,加州排名第一。
按照人們關於“控槍”的普遍認識,控槍政策越嚴格的地方,槍擊發生率應該也會隨之降低。然而,對比分析後,譚主發現:加州也是美國2013年-2022年間發生大規模槍擊案最多的州。
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曾試圖推動控槍立法的加州民主黨參議員黛安·范斯坦,指出了問題的關鍵:個別地區控槍法案嚴,是治標不治本。
加州的執法機構近期就報告,在犯罪活動中追回的所有槍支中, 30%以上是由私人改造的非法槍支。而非法改造的槍支所用的零件,都可以從其他規定寬鬆的州獲取。
在美國50個州中,大多數都沒有槍支註冊政策,約40個州甚至不要求市民在購買槍支之前獲得許可證,也就是説大部分的槍支交易本來就不受政府的監管。
所以范斯坦才無奈表示:“如果沒有更嚴格的聯邦層面的槍支法規,幾乎無法阻止來自其他州的槍支進入加州。”
那麼,美國國會在針對全國控槍問題上的立法情況究竟如何呢?
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12年12月,桑迪胡克小學發生大規模校園槍擊案後,美國人支持控制槍支所有權的意願達到了高峯。當時,在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的協調下,美國參議院的民主、共和兩黨共同發起並推動了一項兩黨控槍法案。
這也是近十年,美國推動控槍立法最重要的機會窗口,但最終,法案卻依然以54比46的投票結果在參議院遭到否決。
譚主對2013年那次立法失敗之後,美國國會“控槍”相關的立法進行了不完全統計。結果發現,近10年間,國會中399項涉及到限制、禁止、預防槍支暴力的法案——沒有一項最終通過。
“發生槍擊案-呼籲控槍-控槍失敗”,這樣的怪圈,在美國循環了十年。
而一直支持“控槍”的民主黨,習慣於在失敗後把立法受阻的所有責任推給共和黨。只是,民主黨真的能把控槍失敗的責任完完全全推到別人身上嗎?
放在十年的維度看,“控槍”就更像是民主黨在大規模槍擊事件發生後的“激情表演”。
長期在國會參與控槍議題的民主黨參議員墨菲坦言,每當大型槍擊案發生後,國會就會迅速湧現出一批“控槍”相關的法案。
然而,絕大多數法案都停留了在引入階段,從未真正被放在桌上討論。
誠如民主黨所言,共和黨是最大阻力的話,那麼難以解釋的就是,拜登政府上台後,民主黨佔據多數席位的美國國會里新提出的控槍法案,也有高達95%根本沒有被討論。
如果再觀察一下美國合法持槍數量的變化,會發現從上一任熱衷“禁槍”的民主黨政府執政時期到現在的拜登政府,美國的持槍率一直在不斷攀升。
説到底,民主黨宣揚的“控槍”不過是做做姿態,揚湯止沸,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槍支暴力問題。
上週末在全美組織遊行的“為了我們的生命”控槍組織,給拜登一年來在槍支暴力上的作為,打出了D+的成績單。
最近的大規模槍擊案發生後,《時代》雜誌專欄記者不無諷刺地寫道:
“白宮盡職盡責地發表了一份聲明,表達了想法和祈禱。總是有人呼籲採取行動,但隨後就被擱置了。政客們缺乏真正的責任感,只是通過釋放一些表演性的政治信號來為自己開脱。”
美國政客的政治遊戲還在無限延續,困住的,只有那些槍口下美國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