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學者》網站6月1日文章,原題為“歐洲-印度自貿協定,並非抗衡中國的協定”。印度和歐盟委員會正式恢復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於是,我們看到關於這一事態的評論雨後春筍般出現。有種説法是,歐盟正在尋求抗衡中國。儘管一些歐洲國家在政治上對華批評越來越多,在安全上對中國越發擔心,但歐盟及其經濟強國仍與中國經濟交織在一起。因此部分評論家聲稱,加強與印度的經濟關係將令歐盟找到抗衡中國的力量,在貿易和投資方面減少對華依賴。
但這種看法是錯誤的。目前,就貿易和投資規模而言,印度根本無法在歐盟的經濟關係網中取代中國的地位。比如投資方面,2019年歐盟在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是其在印度的2.6倍。過去幾年,中國對歐盟的投資總體上也大於印度。再來看貿易。2020年,歐盟與中國的貨物貿易價值是其與印度貿易的近9倍。正如歐盟委員會自己承認的,印度“2020年佔歐盟貨物貿易總額的1.8%,遠落後於中國”,後者佔歐盟貿易的16.1%。
即使幾年內歐印簽署自貿協定,中國仍將是比印度大很多的消費市場,中國還是巨大出口來源。可以説歐印的貿易更健康,因為進出口相對平衡,而歐盟的對華貿易是逆差。但主張抗衡論的人很難將此作為立足點,因為一些情況下,印度根本不生產中國出口到歐盟的商品(或生產/出口規模要小得多)。正如榮鼎諮詢公司最近一項研究所顯示,“歐盟5600種產品類別中的659種在戰略上依賴中國”。這意味着歐盟幾乎只從中國進口這些產品,而中國在這些產品上擁有壓倒性的全球市場。
(西方)一些評論員把什麼事都扯上“中國”或“中美”,這是一種智力上的懶惰。許多人往往捕風捉影,把中國的行動和中美競爭當成對全球所有關鍵事件的解釋。誠然,中國崛起及其與美國日益緊張的關係對全世界影響很大,但在華盛頓和北京之外還有其他人,並非任何現象都可歸結為兩個大國的競爭。這點同樣適用於上述談判的恢復。它有自身的動力和原因,肯定不會是讓印度成為在歐盟經濟關係中制衡中國的力量。(作者克里斯多夫·伊萬斯基,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