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鐵到底有多“鐵”?曾不懼印度威脅,將自己的戰略要地送給中國
巴基斯塔與中國的關係怎麼樣,想必大家都清楚。在這我就用一句話來表達中巴之間的感情: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其實,中巴的友好關係可以追述到1955年。這年萬隆會議召開,期間周總理與巴總理穆·阿里舉行了兩次友好會談。
萬隆會議後,兩國高層往來逐漸增多。1956年10月,巴總理蘇拉瓦底應邀正式訪華。12月,周總理訪巴。一年內兩國總理的成功互訪,極大地推動了兩國友好合作關係和兩國人民友誼的發展。在1962年中印邊界衝突中,巴基斯坦明確支持中國的立場。
要知道,當時的國際背景對中國是非常不利的,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公開指責中國是入侵印度,並給予印度巨大的軍火支持,中國在國際上異常孤立。而巴基斯塔那時候是受美國扶持的,巴鐵此舉無疑是跟美國作對。這也把中巴的友好關係變成了鐵哥們關係。
其實遠不止這些,這裏我提一件可能你們都不大知道的事:巴鐵曾曾不懼印度反對,把自己的一塊戰略要地無償送給了中國。這塊地就是喀喇崑崙走廊。先簡單介紹喀喇崑崙走廊,它位於克什米爾,在喀喇崑崙山脈的北側,主體為一條大峽谷,面積約為5800平方公里。這塊地是巴鐵與印度交戰,犧牲了大批戰士換來的。
1963年,中國與巴鐵簽署《中巴關於中國新疆和由巴實際控制其防務的各個地區相接壤的邊界的協定》,中國出於對戰略安全的考慮,要求將中巴邊境屬於巴方的喀喇崑崙走廊劃給中國。巴方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放棄喀喇崑崙走廊主權,無償送給中國,於是此地被劃入我國的新疆地區。
然而這消息傳到新德里時,印度大怒,威脅巴鐵若不收回喀喇崑崙走廊,印方將會出兵,以軍事行動來回報巴方的魯莽行動。那印度為什麼會這麼憤怒呢?原因有二:第一,喀喇崑崙走廊在巴方手裏雖然屬戰略要地(有了這地,巴鐵在地形上可以保持優勢,居高臨下,佔據天險,俯視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但巴的實力遠不如印度,所以這地對印度就沒多大威脅了。然而在中國手裏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這讓印度壓力倍增。
第二,印度一直認為整片克什米爾的主權都歸它所有,連中國的阿克賽欽都是它的。加上印度覺得自己與巴基斯坦再怎麼鬧,再怎麼打,也是自家兄弟,幾十年前還是一家人。實在想不通這個家人怎麼寧願把戰略要地無償送給外人,也不送給自己,心裏落差大。然並卵,中巴直接無視印度。
那巴鐵為什麼要把自己控制的喀喇崑崙走廊交給中國呢?原因就一點:1962年,中印邊境戰發生後,喀喇崑崙走廊屬於西段作戰線區。戰爭結束後,巴鐵看出了這塊地的重要性,雖然這是自己的戰略要地,可在自己手中完全發揮不出作用。既然好朋友中國提出來了,不如送給中國,因為這地在好朋友手中的威力遠比在自己手中強。
那中國為什麼一定要喀喇崑崙走廊呢?因為這地太重要了,它是捍衞阿克賽欽的唯一的,重要的門户,有了它,印度失去了唯一一個進攻阿克賽欽的機會。而中國有了巴鐵送的喀喇崑崙走廊,不僅可以在地理上可以阻斷印度進入中亞,還可以把它封死在南亞,動彈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