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晚10點,新發地疫情爆發後持續停業的新發地豬肉批發大廳終於重新開市。根據北京媒體報道,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常務副總經理顧兆學介紹説,開市當日晚將進場680頭白條豬,大概是疫情前的四分之一,隨後供應量將不斷上升,確保市場供應。
9月29日,紅星新聞實地探訪了新發地豬肉批發大廳。在大廳外,多處張貼着不再服務個人消費者的通知。廳內一位攤位老闆告訴紅星新聞,今日銷售的所有豬肉都是前一晚宰殺的新鮮豬肉,相較新發地疫情發生前,豬肉價格有所上漲。
豬肉交易市場重新開市,不向非會員的個人消費者開放
據新華網報道,重新開放的豬肉批發大廳分為一級批發廳和二級批發廳兩個獨立的區域。一級批發廳佔地面積1600平方米,批發時間為22:00至凌晨1:00,賣方為“新發地市場豬肉產銷聯合體”的9家定點肉聯廠,買方主要為北京市內便民菜市場、自由市場、社區市場、便民店的攤位經營户和機關團體的食堂以及新發地豬肉二級批發廳內的攤位經營户。
二級批發廳佔地面積2500平方米,共有180個攤位,買方主要為周邊的賓館、飯店、工地、單位食堂等,營業時間為凌晨4:00至14:00。一級批發和二級批發兩個大廳均實行“賣方註冊制,買方會員制”,所有下游採購商均為登記註冊會員,不向非會員的個人消費者開放。
顧兆學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表示,每個批發廠家在批發業務結束時,對檔位、肉槓、地面進行徹底的衞生清掃。市場也特意空出半天的時間,就是要進行全面消殺,確保防疫安全。目前新發地豬肉批發大廳禁止所有的進口肉類凍品銷售。
顧兆學説,復市前豬肉大廳對硬件設施設備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加裝了新風設備,還新鋪設了6條下水道沖洗控制器,定時自動沖洗下水管道。入口處安裝了測温設備和人臉識別系統,與主市場聯網,實現客户、商户註冊互認、准入。進廳人員數量控制在600人以內,每2平方米不超過1人。
探訪:採購者較少,並非所有攤位都開業
9月29日上午,紅星新聞探訪了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北邊的豬肉批發大廳。雖然各地圖App上仍顯示該地仍處於暫停營業的狀態,但是紅星新聞已經可以在大廳門外見到排隊註冊身份信息的採購者。
紅星新聞注意到,每名採購者在進入市場前都需要在南門入口處經過體温測量通道,還需要進行人臉識別以核驗註冊信息。另外,採購完成後,採購者還不能從南門入口處離場,而是需要橫穿大廳走到北門,再繞行離開。
在廳外多個顯眼位置,均張立有大幅紅色告示:“本廳服務對象為註冊會員的單位和經營者,個人消費者請到佳農門南側的新發地便民菜市場採購。”紅星新聞查看地圖後發現,新發地便民菜市場與豬肉批發大廳之間的距離一公里有餘,步行的話需要20分鐘左右。
豬肉批發大廳的一位攤位老闆告訴紅星新聞,此前受新發地疫情影響,豬肉批發大廳一直處於停業狀態,所以她一直在老家休息等待開業通知。停業後,大廳內所有豬肉被市場拉走集中銷燬,對於因此造成的損失,市場對每個商鋪老闆進行30%的補償。
“批發的話,五花和排骨都是24元/斤。這裏各攤位價格不統一,但相差不大,不會超過1塊錢。”另有一名攤位老闆則告訴紅星新聞,相比新發地疫情發生前,豬肉各部分價格均有所上漲。另外,疫情帶來的經營疲態在復市首日有所體現。這位老闆還介紹説,雖然所有的豬肉均是前一日晚上宰殺的新鮮活豬,但是可能是自己的攤位位置不好的原因,上午半日以來的銷量並不樂觀。
紅星新聞注意到,對比曾經的照片,疫情前的豬肉批發大廳人員密集、攤位緊湊甚至擁擠,但今日一些位置相對較差的攤位甚至都沒有營業,顯得稀鬆甚至冷清。門外採購者們排着隊註冊身份信息,但是大廳內真正進行大量採購的採購者仍然較少,放眼望去更多的還是身着紅衣服的肉鋪老闆們。據紅星新聞了解,在豬肉批發大廳所在的肉類交易大廳二樓,是售賣服裝和小物品的地方,目前也還未開始營業。
7月8日,一位網友在肉類交易大廳對應的大眾點評網站上寫道,“新發地的商鋪們,大家都加油,北京加油,新發地加油。”
正如他所期待的那樣,新發地逐漸重啓,但對豬肉交易大廳來説,想要恢復往日的元氣,或許還需要更多時間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