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研製助眠乳酸菌飲料、調研農旅創新發展、打造雲上非遺傳播平台……滬上高校學子投身暑期雙創實踐

由 機東林 發佈於 綜合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在這個暑期,滬上許多高校學生不懼炎熱酷暑,也未曾懈怠創新實踐的腳步。

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團隊深入南匯新城特色企業和高校,探索人才培養髮展現狀與現存問題;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就松江新型特色農場與旅遊融合發展為課題,赴松江新城開展調研;上海商學院以唐靜為首的雙創團隊,聚焦社會“失眠”話題,利用專業優勢研製出助眠飲品,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兩支雙創團隊結合學校多語種優勢,講好中國好故事。

來自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團隊,利用暑期閒暇時間開展以“智能製造企業轉型升級中以校企合作模式開展人才培養的現狀”為研究主題的實踐調研活動。

7月13日,該校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副院長倪娜、團總支書記趙繁、項目合作單位海星紀元CEO魏曉語三名老師率隊拜訪了上海電機學院、臨港管委會投資服務中心、上海海事大學三地,就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機制、學生實踐教育培養機制進行訪談問答與相關合作交流。

切身投入到參觀企業、訪問高校的實踐過程中,學生表示獲益良多。朱婉茹同學表示,社會實踐活動給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瞭解基層的機會。深入基層,同一線工作者談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理解了“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真正涵義。

為更好地體會松江悠久深厚的農業歷史和農業資源,同時進行松江新型特色農場與旅遊融合發展的專題調研,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走訪了廣富林農耕園、家綠彩虹農場、橙藍國際生態體驗基地。

師生結合當地文化IP,通過實地調研,對農旅創新融合的發展現狀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瞭解到依靠標準化、企業化和產品化能有效地幫助農產品種植銷售合作社向休閒農莊體驗式生活轉變。其中,橙藍國際生態體驗基地還是上海周邊唯一生態鏈完整的濕地地貌,學生通過此次此實踐,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態環境-素拓設施-人與動物互動"的場景式教育環境。

師生團隊還走訪調研了松江區農委辦公室,就有關農旅融合方面的規劃與現存問題、發展瓶頸、以及新態勢的發展規劃與建議進行交流訪談。

大三學生唐靜就讀於上海商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善於觀察身邊現象的她注意到,周圍人或多或少都遭受着失眠困擾,“睡眠壓力”也已成為當今社會的熱門話題。

為了有效緩解失眠問題,結合自身食品安全的專業優勢,唐靜攜手來自八個不同專業的14名學生創立了《朵眠生物:功能性益生菌技術的開拓者》項目,創新性地將產GABA的嗜熱鏈球菌菌株和益生菌鼠李糖乳桿菌進行天然混菌發酵,將GABA產量提高到市場水平的四倍。

Dormir團隊已與5家食品經銷和電商供應鏈公司簽訂了預訂合同,並在今年七月底舉行的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中憑藉該項目斬獲了金獎。

“雲上非遺”團隊是海外國語大學一支專注於研究非遺傳播的雙創團隊,為讓更多中外友人更直接地感受非遺文化,團隊經過西方語系張禮駿老師以及國際金融貿易學院李蕊老師的指導,將線下研學與線上課程相結合,打造了一個非遺對外傳播平台;“藝術家互娛”則把目光聚焦於傳播中國文化,團隊針對監管趨勢與相關運營痛點,提出了“多語種+”直播運營模式,構建“法律+管理”的直播風控體系,致力於傳播中國優秀文化。

兩支項目均在第七屆互聯網+大賽中摘得金獎,創造了上外高級別雙創競賽獲獎新紀錄。這些雙創項目還充凸顯了上外“多語種+”人才戰略的育人成果,發揚非遺傳人堅守初心、踏實前行的精神。


  作者:周淵 

  編輯:周辰

責任編輯:劉力源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