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資料:法國極右翼國民陣線候選人勒龐
4月13日,法國極右翼國民陣線候選人勒龐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其競選綱領中的外交政策。勒龐強調,獨立、中間和穩定是她外交政策的三個基本原則。
“法國不是一箇中等國家,而是舉足輕重的大國,”勒龐在記者會開場時指出,“這是決定一切行動、戰略和措施的首要原則。”
“第二個原則是捍衞國家利益,也就是説,考慮哪些是對法國有益、必要和有用的。”勒龐繼而表示,第三個原則是讓“法國外交傳統價值——獨立、中間和穩定,重新迴歸外交行動的中心”。
法國將退出北約?
由此,勒龐提出:“若我們本身就無法獨立行動且缺乏客觀性,如何成為世界和平與自由的捍衞者?這是促使我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的原因之一。”
“只有獨立才能保持中間立場,必須先去理解世界,而不是戴着意識形態的眼鏡急於評判,去理解地緣政治,而不是急於定罪。”
勒龐表示,絕不會讓法國軍隊聽命於一個不屬於法國主權管轄的軍事指揮機構,無論是北約還是歐盟。
但有意思的是,勒龐又澄清道,自己當選後,法國雖然將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但又不會放棄《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即“集體防衞條款”,北約各締約國同意對任何締約國的武裝攻擊,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的攻擊。
勒龐宣稱,“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不等同於“退出北約”,自己只是希望回到法國“1966年到2009年之間的狀態”。1966年,法國在戴高樂政府的帶領下,宣佈“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要求北約軍隊撤出法國;2009年,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宣佈法國重返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
1966年至2009年期間,法國儘管名義上未有退出北約,但實際上僅保留“觀察員”的身份,且不參與北約軍事行動,因此對於以共同軍事行動為唯一目的的北約而言,退出軍事一體化組織,實際上就等於退出了北約。
另一方面,勒龐表示不會放棄北約“集體防衞條款”,但該條款的前提則是在一體化的框架下參與北約軍事行動,與勒龐的競選綱領明顯矛盾。某種意義上,如果勒龐的觀點內在邏輯自洽,則意味着其要求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的核心目的,不在於退出北約,而是與美國爭奪北約的軍事領導權,或者至少是歐洲北約成員國的軍事領導權。
外界注意到,勒龐就俄烏衝突特意強調,一旦俄羅斯與烏克蘭簽署和平協議,自己將促成“北約和俄羅斯之間達成和解”。
圖源資料
停止與德國的國防合作
與此同時,勒龐指出,希望加強法德雙邊關係,她充分意識到兩國在經濟上互相依賴、文化和文明上相互影響的事實,但勒龐強調,法德有着“不同的利益”,因為自己一旦當選,法國將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而德國將北約看作是天然的防護,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
圖源資料:此前公佈的法德共研第六代戰鬥機與下一代主戰坦克概念圖
勒龐表示,自己對於德國“沒有敵意”,但鑑於這些不可調和的戰略分歧,“我們將在國防上停止與柏林的一切合作,包括戰鬥機與坦克等”。勒龐稱,法國將獨立對現有的“勒克萊爾”主戰坦克和“陣風”戰鬥機進行更新換代。
2019年6月,法國與德國、西班牙三國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研發第六代戰機,計劃於2040年交付,以取代法國的“陣風”戰鬥機與德國的“颱風”戰鬥機;同月,法德兩國簽署聯合研製協議,共同開發下一代主戰坦克,以取代法國的“勒克萊爾”坦克和德國的“豹2”坦克。
此外,勒龐宣稱,若她當選,法國將停止繼續支持德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申請,但將重啓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擴大事宜,以“增加安理會的正當性”。勒龐表示,或許可以吸納“印度或是一個非洲國家,甚至是南美洲國家”進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至於重新調整與德國的關係以及強調法國的獨立、中間立場是否意味着某種“脱歐”的前奏,勒龐稱,自己沒有退出歐盟的計劃,但她表示,法國應當從“布魯塞爾的枷鎖”中解脱出來,並對歐盟進行“內部改革”。
與中國建立“平等關係”
談及與亞洲國家的關係時,勒龐指“法國是該地區的重要力量”,呼籲與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建立合作關係,並敦促中國“尊重法國的利益”。
勒龐稱,中國“只承認力量對比”,承諾將“保持與中國的平等關係”。至於何謂“平等”,勒龐未有進一步的闡述,但她表示,“我們將拒絕跟隨拜登的政策,美國總是需要通過製造敵人而控制盟友”。勒龐重申,法國必將在國際事務上保持“中間”立場。
大選首輪投票結果:勒龐落後馬克龍4.7個百分點
當地時間4月13日,法國憲法委員會公佈法國總統選舉首輪投票結果,馬克龍與勒龐的得票率分別為27.85%與23.15%,在所有參選人中居前兩位。
根據法國憲法,該國總統選舉採取“多數兩輪投票制”:第一輪投票中,如無候選人獲得過半數選票,則得票前兩位的候選人進入第二輪投票。根據該規則,馬克龍和勒龐將於4月24日再次進行角逐。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法國總統選舉首輪投票的註冊選民人數約為4874萬,但實際投票人數僅為3592萬,棄票率高達26.31%,超過四分之一。
圖源資料:法國大選
來源丨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