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頻對中國發出戰爭叫囂後,澳大利亞釋放“擴軍”信號

澳大利亞聯邦議會外交、國防和貿易聯委會在29日發佈的最新報告中稱,澳國防軍規模“小到危險”。該報告對澳當前的國防實力能否保護國家安全提出質疑,並呼籲對本國國防軍力規模進行緊急審查。

頻頻對中國發出戰爭叫囂後,澳大利亞釋放“擴軍”信號

據澳大利亞新聞網29日報道,報告顯示,澳國防軍目前“僅有58600人”,遠低於亞太地區的其他中等強國。報告還拿韓國軍隊的59.9萬人和印尼軍隊的39.5萬人兵力作參照,並特別渲染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軍隊,總兵力超過200萬”。

該報告敦促澳政府在澳中緊張局勢日益加劇的背景下,緊急考慮大幅增加國防軍規模的必要性。報告聲稱:“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印太地區,聯委會擔心,澳大利亞的主要地緣戰略利益已經移回至澳所在地區”。基於這種考慮,該報告認為,澳國防軍不足6萬人的兵力,無法有效地為長期高頻次戰鬥行動提供足夠的作戰部隊,不適合應對潛在的新安全局勢。報告建議澳國防軍進行轉變,不僅要擴大常規部隊規模,而且還要組建在“灰色地帶”等方面的軍事力量。澳媒稱,這不是澳大利亞近年來首次鼓吹擴張軍力。去年,澳大利亞國防部發布《2020年國防戰略修訂》和《2020年部隊結構計劃》時,就宣佈將在未來十年投入700億澳元國防預算加強國防能力建設。

中國澳大利亞研究會會長、華東師範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陳弘2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澳聯邦議會外交、國防和貿易聯委會是一個政策工作委員會,對政策推進起很重要的作用,該委員會現在提出這樣的報告,實際上正呼應了最近一段時間澳大利亞一個非常令人警覺、同時也非常危險的趨勢。在冷戰結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澳大利亞清醒地意識到,其國防力量主要在於防禦,而非進攻,5萬多國防軍的規模也符合澳本身的國家定位。然而,澳大利亞如今出現一批黷武主義者,一直在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

據《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報道,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達頓近來發出愈發強硬的言論,他上週五在位於堪培拉的國家新聞俱樂部發表演講時就大談涉華議題,渲染“中國威脅論”。達頓當時宣稱,澳大利亞正面臨自二戰以來最重大的戰略環境變化,並用大篇幅渲染中國對本地區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各種“威脅”。澳總理莫里森28日稱,他認為達頓的言論“完全正確”,並稱中國“日益好戰”,他完全認同達頓的看法。“現在不是澳大利亞能夠承受軟弱代價的時候,也不是澳大利亞可以在國家安全問題上兩頭下注的時候。”

今年以來,澳大利亞在武器採購方面也是動作頻繁。《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29日報道稱,澳聯邦議會開始對澳美英近期簽署的“奧庫斯”(AUKUS)三方安全夥伴關係協議進行審查。根據該協議,澳大利亞將在未來數十年間向美英採購至少8艘核動力潛艇。美英承諾澳方採購的核潛艇將在南澳大利亞州首府阿德萊德建造,並將為澳方提供潛艇官兵和技術人員的培訓。在審查聽證會上,工黨議員威爾遜提出,莫里森政府試圖利用國際核安全制度的漏洞來採購核潛艇的計劃存在巨大不確定性。威爾遜批評澳政府聲稱使用武器級鈾作為燃料的潛艇是“用於和平目的”,無疑是在削弱核不擴散制度方面“開闢出新天地”。

陳弘表示,擴軍是外向型的,而非單純防務型的舉動,加之澳要組建核潛艇艦隊,增加遠程打擊能力,本身也説明是要對外構成一種威脅。澳當前的舉動正顯示出其外交政策的不理智,不惜充當美國的馬前卒,頻頻對中國發出戰爭叫囂,甚至還説“戰鼓正在敲響”,説明它可能已經開始對中國進行軍事上的準備,這樣的行為會嚴重影響本地、區域甚至全球的穩定和平。陳弘認為,澳大利亞對外政策是“機會主義和冒險主義並存”,現在澳大利亞正走上一條非常危險的道路。

本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達 喬 本報記者 郝爽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6 字。

轉載請註明: 頻頻對中國發出戰爭叫囂後,澳大利亞釋放“擴軍”信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