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服裝店監控扎心一幕引熱議:父母偏心的樣子,披露了一種生活真相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綜合



01

最近,電影《我的姐姐》討論度頗高。

影片講的故事很簡單:

女主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父母生下她後為了追生二胎,曾不惜讓她假扮瘸子。

夢想去北京學習臨牀醫學的女主,被父母篡改志願,讓她成為本市一家醫院的護士,理由是女孩還是早點工作,方便照顧家裏。

也正因此,女主與父母之間存在着隔閡。

後來,父母雙雙因車禍去世,留下一個比她小20來歲的弟弟。

在女主大學時期出生的弟弟,自然與姐姐感情一般,甚至可以説是不太熟悉。

正在工作、準備考研的姐姐,面對這樣一個將會影響她未來之路的弟弟,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送養。

但家裏的所有人,都理所當然地認為她要負起撫養弟弟的責任。

姑姑跟她説“長姐如母,你的首要任務就是把弟弟養大”,把弟弟送走,就是沒良心。


影片中的姑姑,就是典型的“長姐如母”。

她和弟弟一起考上了學,但家裏只能供一個,媽媽堅定表示:“我什麼都優先我兒子來,你就別想了”。

在弟弟面前,她自然失去了求學的權利。


她也曾見到,媽媽帶着弟弟在樓下偷偷吃西瓜,並説:“快點吃,別讓你姐姐看到了。”

後來她去異國追逐理想,又被媽媽喊回來幫弟弟帶孩子。

可以説,她就是一個無條件為原生家庭奉獻的女人,她的一生都為“姐姐”這個角色而活。

在這樣的家庭裏,只要你的性別是女,那你就是要還債的,就是要為家裏的男丁服務和犧牲的。

《我的姐姐》,聚焦的就是這樣的問題。

而當電影還正熱映時,現實中又一個“我的姐姐”的故事新鮮出爐。

02

不久前在微博上看到一個視頻。

視頻是一個服裝店的監控錄像,鏡頭下是即將結賬時的一幕。

一位母親拿着男裝來到收銀台,身邊站着一雙兒女,這衣服正是她要買給兒子的。

但付錢的時候,媽媽卻示意姐姐拿手機結賬。

姐姐婉拒,表示弟弟家裏還有很多衣服,有穿的就別浪費。


媽媽見狀,一把搶過姐姐手裏的手機,拿給店員付款,姐姐也並未阻攔。

沒想到,店員拒絕了收款,並解釋:“必須本人同意才能付款。”

媽媽惱羞成怒,直接把手機丟在櫃枱上,指責店員態度有問題,然後一把推開女兒,拉着兒子的手走了。


留下的女兒向店員道歉:“不好意思啊。”

一把被拉走的弟弟,全程沒有任何表示,臨走前也沒給姐姐一個眼神。

視頻發出後,除了對店員的行為表示讚許外,還有不少網友表示,還用看電影嗎?

這短短30秒,不就是“我的姐姐”?

03

25年前,一部紀錄片《姐姐》橫空出世。

導演李玉跟拍一位優秀刑警,卻被他家中的一對龍鳳胎姐弟吸引了注意力。


鏡頭下,媽媽幾乎都在圍着弟弟轉,姐姐也得事事都讓着弟弟。

短短一天當中,因為無法與弟弟獲得同等的關注與寵愛,姐姐蕊蕊崩潰了3次。

她對媽媽説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不喜歡俺”。

紀錄片發出後引起不小的反響。

“姐弟”這個關係,其實是父母的選擇。

姐姐蕊蕊並不是“天生”為姐姐的,父母覺得女孩可以照顧男孩,於是剖腹產時先取出了女孩,蕊蕊就理所當然成了“姐姐”。

從一出生起,她就被動揹負上“照顧弟弟”的使命。

而“姐姐”這個稱呼,只不過是讓這個被賦予的使命變得理所當然些。

她鬧脾氣、和弟弟打架,因為是姐姐,所以就是無條件不對的;

她想要得到父母平等的愛,因為是姐姐,所以就是無理取鬧的。

父母犧牲了一個孩子的需要,去滿足那個被自己偏愛的孩子的需要,直接製造了愛的不公平。

父母偏愛的模樣,也暴露出一個生活真相:

那些不被偏愛的孩子,就像蕊蕊一樣,被剝奪了本該有的愛,處在無法平衡的精神痛苦中,身心疲憊。

而這樣的偏愛,一旦失控,就會釀成大禍。

04

2018年4月,陝西安康中院少年家事法庭,審理了一起未成年人故意殺人案。

被告人女孩案發時14歲,其殺死的是自己年僅11歲的親弟弟。

案發當天凌晨,女孩在被窩裏偷玩從同學那裏借來的手機,不料被弟弟發現。

她擔心弟弟向父母告狀導致自己被責備,竟起了殺心。

凌晨3點左右,她殺害了弟弟。

隔天,她與往常一樣睡覺、上學、吃飯,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直至最後弟弟的屍體被發現,警方進一步調查才揭開了真相。

在庭審現場,女孩神色平靜,對自己殺害弟弟一事,供認不諱。

當法官問及原因時,她説父母只給弟弟買手機,而不給自己和妹妹買,很不公平,覺得父母不喜歡自己和妹妹。

不滿逐漸積累,最終釀成一場親情悲劇。

當一個孩子總是被教育要忍讓兄弟姐妹,要理所當然地為他們付出、犧牲,卻又得不到讚許時,孩子感受到的信息就是:

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人,如果想要得到愛,首先得把兄弟姐妹照顧好。

他的自尊和自信逐漸被摧毀,他會認為自身利益隨時都要給其他人讓步,自己的價值也依附於別人。

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而活,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定義他人的人生。

電影中的姐姐,在最後關頭選擇將弟弟帶出領養家庭,姐弟在草坪擁抱和解,給了我們一個開放式的結局。

但據説這個故事是有原型的,只不過原型裏的姐姐,非常堅決地把弟弟送養了。

她家的姑姑阿姨們,至今都會責怪她無情。

電影中,弟弟對想要去北京求學的姐姐説:“你等等我不行嗎?”

姐姐説:“我的人生,不是隻有你一個人啊。”

選擇怎樣的人生,似乎成了她們的道德難題。

也正如精讀君的終身成長詞典詞條《1436:道德選擇》裏説的:

“簡單比較不同道德視角,我們會發現每個視角都有一些道理,問題在於,遵循不同道德視角所做出的道德行為,可能截然相反,互相沖突矛盾。

這是事實。諸多道德困境中,並沒有標準答案,每個個體可能都有自己認定的答案。”

我們不能説,電影中的姐姐與原型的姐姐,哪個人的做法是對的。

因為對與不對,不是外人該去評價的。有資格去判定的,只有多年後回顧往事時的當事人自己。

任何事,做到問心無愧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