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十三五”時期 全國自然保護地總數量達到1.18萬個

由 司空梓瑤 發佈於 綜合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video.

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 柳青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12月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上介紹,“十三五”時期,全國自然保護地數量增加700多個,面積增加2500多萬公頃,總數量達到1.18萬個,約佔我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攝影:徐想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天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做好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有關情況。

王宏在發佈會上表示,“十三五”時期,在全國重點生態功能區實施了25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為解決區域生態問題、提高區域生態系統質量和功能發揮了示範作用,為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積累了實踐經驗。經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印發實施,為今後一個時期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明確了重點任務。國土綠化“十三五”規劃主要任務全面完成,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超過175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56%。生態保護紅線涵蓋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35個優先區域,覆蓋了國家重點保護物種棲息地。實施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性保護,大熊貓、朱䴉、藏羚羊、蘇鐵等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羣數量穩中有升。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穩步推進。開展國家公園試點,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自然資源部12月17日介紹,“十三五”時期 全國自然保護地總數量達到1.18萬個。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他介紹,通過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全國整治修復岸線1200公里、濱海濕地2.3萬公頃。同時還破解了黃海滸苔綠潮災害防治的難題,治理區域海洋生態質量和功能得到提升。開展了長江流域、京津冀和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將治理修復礦點近9000個,面積約2.5萬公頃。完成防沙治沙1000多萬公頃、石漠化治理130萬公頃。

王宏指出,下一步,將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將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加快構建中國特色自然保護地體系,落實《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