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0日電 (董寒陽)離開白宮的前總統特朗普,最終會不會被定義為美國“罪人”?這個讓美國社會激辯、撕裂的問題,似乎從當地時間2月9日起,一步步勾勒出答案的模糊輪廓。
這一天起,美國參議院開始正式審理針對特朗普的彈劾案。
一國總統,四年之內,兩遭彈劾。與第一次彈劾相比,這一次彈劾的性質完全不同,特朗普能否再次“脱身”?
資料圖:美國前總統特朗普。
【參議院:彈劾案審理合憲】
9日,是參議院正式審理特朗普彈劾案的第一天。當天,參議院投票通過了彈劾案審理流程決議草案,晚些時候又以56票同意、44票反對的結果,確認了對特朗普彈劾案的審理符合憲法,此舉為彈劾審理繼續進行鋪平了道路。
從10日中午開始,眾議院彈劾經理和特朗普的辯護團隊將進行陳述,若審理到13日還未結束,參議院計劃在14日開庭,繼續對彈劾案進行審理。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控辯雙方都同意不傳召證人,有關審理結果的最終投票可能在14日或15日進行。
此次“彈劾大戰”的導火索,正是美國國會1月6日發生的致命騷亂,事件造成5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1月13日,眾議院火速通過了“煽動叛亂”彈劾條款,正式彈劾特朗普。傑米·拉斯金、戴安娜·迪蓋特等9位民主黨眾議員,擔任眾院彈劾經理。
在民主黨人提交的80頁訴訟簡報中,他們將特朗普試圖推翻選舉結果的演講,與國會大廈騷亂事件聯繫在一起,稱其負有“明確無誤的責任”。民主黨人還強調,特朗普的行為“過於惡劣”,應永久取消其再次就任公職的資格。
與此同時,特朗普原定的辯護律師團隊,在審判前一週“集體出走”。消息稱,多名成員在辯護策略上同特朗普存在分歧。特朗普辦公室隨後宣佈,兩名新律師戴維·斯科恩和布魯斯·卡斯特,將在審判期間領導律師團隊。
據特朗普方面8日的審前簡報,其律師團隊主張,特朗普的演講在某種程度上受到憲法第一修正案——即言論自由權保護。他們還指出,民主黨人發起的彈劾純屬“政治戲碼”。特朗普作為前總統,面臨彈劾審判“不符合憲法”。
當地時間1月6日,美國參眾兩院確認選舉人團投票結果的聯席會議,因現任總統特朗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引發大規模騷亂而被迫中斷,現場極度混亂。圖為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外聚集的特朗普支持者。
【二次彈劾如何展開?】
特朗普是美國曆史上首位兩次遭彈劾的總統。參院對他的第二次彈劾審判,又將如何展開?
——有何證據?美媒指出,特朗普呼籲其支持者為改變大選結果“盡力抗爭”的演講,以及要求佐治亞州務卿找到“足夠選票”以使其贏下該州的電話錄音等,均被作為證據記入彈劾條款。
眾院彈劾經理還計劃,使用衝擊國會的社交媒體視頻,來展示他們為何認為特朗普應該被定罪。
——誰來主持?由於特朗普已經不是現任總統,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茨將不會主持此次審理,而是由參議院臨時議長、民主黨人帕特里克·萊希主持。
不過,許多共和黨人質疑,這將使這一過程看起來像一場“黨派鬥爭”,並失去其合法性。
——特朗普會出席嗎?特朗普方面日前拒絕了眾院彈劾經理讓其出庭作證的要求,稱這是“公關噱頭”。不過,彈劾經理並未表明,如果特朗普拒絕自願出席,是否會發傳票強制其出席。
有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可能會提交書面信為自己進行辯護。
——持續多久?參議院兩黨領袖8日就彈劾審判的時間表和形式,達成協議,如果沒有傳喚證人,審判可能在大約一週內結束。其中,將包括開庭辯論、問答和投票等環節。
圖為美國華盛頓的美國國會大廈前火光四起。
【定罪“幾乎不可能”】
根據彈劾程序,最後裁決中必須有三分之二的參議員同意定罪,彈劾才能落地生效。
但在美媒眼中,給特朗普定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目前,民主、共和兩黨在參議院各掌控50個席位,若要實現定罪目標,至少需要17位共和黨人“倒戈”。但是,近來共和黨人反對彈劾的呼聲日漸高漲,許多人認為,彈劾特朗普這樣一位前總統是“愚蠢的、有爭議的”。
南卡羅萊納州共和黨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表示,“針對卸任總統的彈劾在美國曆史上從未發生過。”他稱其是違憲的,並會“進一步加劇美國社會的分裂”;佛州參議員魯比奧則説,“彈劾會帶來反效果,國家已經陷入水深火熱,這麼做有如火上澆油。”
“目前來看,共和黨大面積倒戈可能性很小,只會有零星的跳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李崢對中新網表示,“彈劾案仍有很強的黨派傾向,共和黨人不會完全遵照民主黨的訴求,否則對共和黨來説會非常被動。”
不過,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的態度,將是重要風向標。分析稱,一旦麥康奈爾贊成對特朗普定罪,或將迅速拉開參議員投票支持彈劾的“閘門”。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朱鋒則分析稱,“主要是看民眾黨方面能拿出哪些證據,將是決定能不能拿到更多共和黨支持票的關鍵。”
圖為美國總統拜登在華盛頓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簽署行政命令。
【“去特朗普化的政治需要”】
此前,當眾議院民主黨人發起彈劾時,距離特朗普正式卸任美國總統僅剩一週。既然特朗普馬上就要“下台”,民主黨為什麼仍要大費周章,堅持彈劾呢?
分析認為,一方面,特朗普在美國國會騷亂事件中扮演了“不光彩角色”,國會有必要對其問責;另一方面,“彈劾可以對特朗普起到威懾作用,以防止其在卸任前做出更為出格的舉動。”李崢説。
李崢進一步分析稱,同2019年底國會首次彈劾特朗普相比,此次彈劾政治性更強。“彈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離間’特朗普和共和黨人的關係,並可能剝奪特朗普再度競選總統的機會。”
事實上,即便特朗普已離開白宮,一旦參院判他有罪,他仍將失去卸任總統的特權,包括安保和養老金等。參院還可以投票禁止他再次擔任公職,使其2024年競選總統的願望成為泡影。
朱鋒則認為,對特朗普的二次彈劾,在很大程度上是為實現“去特朗普化”的政治和法律需要。“即使已經離任,特朗普依然是共和黨極端民粹主義、白人精英主義的標杆,共和黨仍會繼續被他綁架。”
過去四年間,特朗普政府堅持“美國優先”,推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國際形象大打折扣;在他治下,美國國內的階級矛盾、種族矛盾也愈演愈烈。“特朗普如果不被追責,他還會成為製造美國社會分裂、政治分裂的來源。”朱鋒指出。
不過,彈劾特朗普,是否能從根本上化解美國國內分裂難題呢?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對於新上任的拜登政府來説,彈劾案時機有點尷尬:當拜登政府大刀闊斧推行百日新政時,輿論仍會聚焦在前總統特朗普的彈劾案上,反而制約其施政空間。
此外,部分共和黨參議員日前警告,支持給特朗普定罪,還可能引發其狂熱支持者的政治反彈,使得美國撕裂進一步加深。
無論彈劾案結果如何,特朗普的命運如何,其在位四年,已經對美國造成了深遠的影響。關於其功過,歷史終究會給出自己的答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