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一年一度的全國城市節水宣傳週,北京市各區正在開展豐富的節水宣傳活動。
水,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何況北京是資源型嚴重缺水的城市。
自從2014年底南水北調工程通水以來,雖然北京水資源短缺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但水資源供需矛盾仍未得到根本解決。
北京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僅有150立方米左右,水資源短缺仍將是北京必須長期面對的基本市情水情,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
一個城市的水資源豐富與否,地下水埋深最直觀。
北京市水務局提供了1980年至2020年北京平原地區地下水水位相關數據,40年間,北京地下水位發生了三次明顯變化。
1980年至1998年間,北京年均降水量575毫米,接近多年均值,期間地下水水位為波動下降期,地下水位累計下降5.43米,年均下降0.29米。也就是説,雖然地下水水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下降緩慢。
1999-2015年,年均降水量497毫米,較多年均值偏少15%。自1999年起,北京市經歷了連年乾旱,再加上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用水量急劇增加。面對嚴峻的供水形勢,為支撐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於水資源的需求,北京被迫超采地下水以維持城市運行。自2000年以來,地下水位以每年1米的速度下降。期間地下水水位為快速下降期,地下水位累計下降13.87米,年均下降0.82米。
2016-2020年,年均降水量578毫米,接近多年均值;同時2014年底南水北調江水進京、地下水壓採工作不斷強化、擇機進行生態補水等超採區治理措施相繼落實,期間地下水水位持續回升,累計回升3.72米,年均回升0.74米。
地下水水位5年回升3.72米的背後,是全北京的努力。
近年來,北京市經濟實現了中高速增長,但用水總量基本維持在41億立方米以下,生產生活用水總量控制在26.69億立方米到29.08億立方米之間,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由15.4立方米下降至11.3立方米。
首都水資源和供水保障實現歷史性突破,外調水、本地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雨洪水,五水共濟、精細調配的水源保障和供水體系日臻完善。
截至目前,北京已完成1204個單位(小區)自備井置換和1251個老舊小區內部供水管網改造,惠及288萬人。全市基本實現城鎮地區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再生水成為首都不可或缺的重要水源,年配置量達12億立方米。
全市142條段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治理,清河、壩河、通惠河、涼水河、蕭太后河、玉帶河等人口密集區域的主要河道全部還清。
68個河湖被市民評定為優美河湖,涼水河亦莊經濟開發區段入選國家首批示範河湖。
建成生態清潔小流域401條,密雲水庫上游水源涵養區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有效實施,密雲水庫蓄水量最大達26.8億立方米,水質持續向好。
全市平原區地下水埋深累計回升3.72米、增加儲量19億立方米。生態補水使永定河、潮白河煥發了勃勃生機,全市水環境質量大幅改善。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户端| 記者 葉曉彥 美編 趙凱峯 王子豪
編輯 王瓊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