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為美好生活接續奮鬥
2019年1月,我來到江西省上高縣翰堂鎮釗田村任第一書記。初來乍到,局面如何打開?
我擼起衣袖、挽起褲管,上門幫老鄉幹農活,挑水澆地、割草餵豬……瞅着啥就幹啥,對村民家裏的情況越來越熟悉,有的時候不用拿筆記本上門,心裏就有厚厚一本賬,老鄉們與我愈發熟絡。
工作需要從實際出發,種什麼、養什麼、從哪裏增收等問題一定要靜下心來在實踐中想明白、弄清楚。向專家問計,請老鄉建言,大家圍坐在一起拿主意,最終我們選定了草珍竹蓀。釗田村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温和濕潤,適宜菌類生長。內聯農户建基地,外跑市場找訂單,竹蓀種植規模很快從幾十畝擴大至上百畝。村裏有位貧困户,頭一年就增收7萬元,一舉摘了帽。
脱貧攻堅不會一蹴而就,必須高度重視脱貧之後的返貧風險。貧困羣眾底子薄,抗風險能力弱,容不得閃失,經不起折騰,扶上了馬更要送一程。為此,村裏在今年初的土地流轉中,將低窪處的竹蓀大棚全部置換到了地勢較高處。雖然近期雨勢較大,但我們的竹蓀大棚經受住了汛情的考驗,僅頭一季採摘便收回了成本。為進一步增強貧困羣眾抵禦風險的能力,村裏正在聯繫保險公司,為脱貧致富“上一道保險”。
“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脱貧攻堅已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釗田村的貧困户數量也由最初的41户105人下降到目前的3户5人。尚未脱貧的3户老鄉中,兩户是孤寡老人,另一户因殘致貧。近期村裏為他們介紹了一些工作崗位,幫助申請提高低保標準,力爭把兜底保障網織密紮實,確保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掉隊。
脱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奮鬥的起點。持之以恆、頑強拼搏,才能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為江西省上高縣翰堂鎮釗田村第一書記,本報記者戴林峯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05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