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預謀暗殺!德國態度比美還強硬,默克爾手握鐵證“問罪”普京
近來,世界局勢瞬息萬變,原本因為“北溪-2”項目關係越發緊密的德俄兩國之間又起波瀾。不久前,作為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也是普京當局最強反對者的阿列克謝·納瓦利內因“中毒”引發世界關注。德國態度比美還強硬,默克爾甚至拿出“證據”指責俄羅斯,認為此次“中毒事件”與俄羅斯脱不開干係。面對德國的指責,俄羅斯一時間竟百口莫辯。
據悉,納瓦利內在飛往莫斯科的飛機上感到身體不適,下了飛機後立刻被送往醫院救治。此事瞬間引起西方多國關注,而在德國默克爾的質問下,莫斯科醫院方面表示納瓦利內是因為自身身體不適導致,隨即德國出面將他接到德國醫院接受治療,然而德國醫院給出的診斷結果證明納瓦利內身體存在中毒症狀。此消息一出,德俄兩國關係立刻緊張起來,而默克爾更是逼迫普京嚴查此事,甚至懷疑這件事就是俄羅斯干的。
納瓦利內這個名字或許對很多人而言比較陌生,但在俄羅斯卻有很多人認識他。他是普京的堅定反對者,甚至多次組織反對者示威人羣擾亂大選現場,也因此引起了不少西方國家的關注。
只是此次針對納瓦利內中毒事件向俄羅斯“逼宮”的國家主要是德國,儘管英、法等國也表示會關注此事,但從態度上來看並不想就此事引發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可為何德國偏偏在此事上緊咬着不放,難道真的只是出於正義感使然嗎?當然不是,默克爾此舉其實有她的用意。
如果細看疫情後德國的舉動,或許有人已經發現,德國在對美、俄態度上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那就是即強勢又公正的形象。當德國以“北溪-2”項目和美國徹底槓上時,所有人都以為德國要向俄羅斯靠攏。可隨後德國又對俄羅斯發難,指責俄羅斯曾對歐盟實施網絡攻擊。
在白俄羅斯問題上,本以為德國不會趟這攤渾水,結果恰恰相反,德國不僅主動趟渾水,還在納瓦利內中毒事件中對俄羅斯發難,甚至在這件事上德國的態度比美國還強硬。其實這一切的背後,套用我們現在的話説,就是德國在打造自己的“人設”。
這個“人設”背後有三個重要戰略。第一,讓德國在所有歐盟國家中樹立強硬、公正,為正義和歐盟的利益敢於美俄叫板的形象。第二,德國不斷與美俄糾纏,其實也在對外傳遞一個意思,那就是德國既不會屈服於美國,也不會倒向俄羅斯,以此表明德國的“中立性”,確保美國不會誤以為德國是“親俄”國家,而俄羅斯也同樣別想利用德國離間德國與美國、北約之間的盟友關係。
第三,德國正在以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對外的強硬姿態,在歐盟中脱穎而出,從主導國變成真正意義上的歐盟“風向標”。直白地講,就是號令歐盟內部的“羣雄”。
那麼德國真的會因為納瓦利內事件與俄羅斯鬧翻嗎?答案很顯然是多慮了。國與國之間的政治,往往半真半假,多數時候都伴隨着一場場表演。但核心萬變不離其中,那就是:利益。就像是德國可以拿“納瓦利內中毒事件”責難俄羅斯,但真的會因此選擇制裁俄羅斯嗎?
當然不會,而是藉助這樣的做法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甚至在未公開的利益上尋求彼此的“諒解”,隨後便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俄羅斯百口莫辯是真,德國的強勢也是真,可若因此而導致德俄衝突恐怕難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