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台灣媒體的報道,日前民進黨當局提出了更新雷達站的計劃,要將偵搜範圍擴大,並且要加強在東沙等外島的雷達基站建設。台海軍和海巡部門還計劃快速建造多艘輕型的巡防艦和巡護船,這些動作被認為是要配合外部勢力,在台海地區打“游擊戰”。台軍具體有哪些新動作?打“游擊戰”的策略能夠得逞嗎?
01
台軍雷達
偵測範圍擴大一倍
台灣時事評論員 賴嶽謙
台灣的雷達很多,在新竹有“鋪路爪”,在陽明山有一個大型多角度的軍用雷達基地。據統計,台軍目前大概有78處雷達站點,分佈在台灣島的海岸線,以及東引、馬祖、金門等離島上。
目前來講,由於解放軍近段時間以來在台灣的南部、東部行動比較多,加上台灣現有的雷達都已經比較老舊,因此台軍計劃更新重點雷達站56處,將雷達偵搜範圍從12海里擴展到24海里,還要加裝紅外線的雷達,對於人員和生物進行全天候的偵察,第一時間把偵測到的相關數據傳回台灣島內。
02
台軍為何更新雷達站點?
本台評論員 張彬
我們知道戰爭更注重的是情報戰和信息戰,因為掌握了信息就能夠先發制人,所以不管是過去的戰爭還是未來的現代化戰爭,情報、信息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所以這些雷達的部署對於台灣掌握軍事信息非常重要。還有就是跟美國進行情報交換,因為美國對大陸的整體遏制是要在大陸周邊形成鏈條,台灣是重要的一環,所以美國支持台灣加強雷達的部署。
美國在台灣安裝的“鋪路爪”雷達,理論上按台軍説偵察範圍是5000公里,但實際上也就只能覆蓋2000多公里。民進黨當局認為這些信息對“以武拒統”特別重要。前一段時間我們看到,有消息披露出來,台軍在澎湖安裝了被動式雷達,目的就是希望提前發現大陸的隱形戰機,也就是我們常説的殲-20。其實它就想能夠提前預知的話,就能夠進行防空準備和相應反擊。所以從雷達的部署我們就能看出美台之間軍事勾結和美國的戰略意圖:就是在台海如果發生危機的時候,甚至是中美之間可能發生衝突的時候,那麼美國要藉助台灣掌握第一手的情報,瞭解大陸的最新的軍事動向。
03
台軍想在海上打“游擊戰”
台灣時事評論員 賴嶽謙
目前台灣的海軍跟海巡署造艦同步進行了更換。原本海軍要建造的是比較大型的艦,大概在4500噸左右,但是現在把它限縮在2000噸。
目前來講,我們所看到的,計劃建造的輕型艦是以防空跟反潛的功能為主,為什麼會突然間改變?是因為之前的“沱江艦”,由於它的噪音太大,在反潛這個部分情況並不理想,所以改變成為這樣一個輕型的護衞艦或是巡洋艦。它的本身可以用拖曳式的聲吶,所以反潛的作戰能力會增強。還有一個部分,由於它輕,所以速度比較快。例如説目前來講規劃是30節,趕到這個地方打完它就跑,就有點像類似於“海上游擊”的功能。
但是這種船艦它的缺點就是自我防衞能力差,因為才2000噸,如果還要再加裝防空跟反潛的導彈,再加上它的雷達,各方面的機電設施和甲板,使它本身不能承載太重,所以它自我的防護能力當然就比較差。
04
跟解放軍打游擊
純屬關公面前耍大刀
本台評論員 張彬
我覺得台軍現在這種思維方式,包括依靠外部力量直接軍事介入來對抗大陸,是根本沒有任何希望的。那麼現在來講,台軍的這整體思路看似好像在跟美國相互配合,但實際上都不太切實際。你比如説現在台軍的這種防衞思路,確實現在雷達這種整體的覆蓋能力織一個密不透風的網是沒問題的,但是不要忘了,大陸有相應的反雷達的一些措施,包括我們隱形戰機等等。另外如果在真正遏制“台獨”,打擊“台獨”的戰爭當中,這些大型的雷達是我們首當其衝要消滅的台軍的重要軍事設施。台軍要跟大陸打“游擊戰”,它不要忘了,打“游擊戰”誰是老祖宗。台軍跟解放軍打“游擊戰”,那不是關公面前耍大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