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全世界都在嘲笑歐洲?

西班牙《世界報》網站4月17日刊載題為《為什麼全世界都在嘲笑歐洲?》的文章,作者系豪爾赫·貝尼特斯。文章稱,歐盟在大流行開始之時慌亂無序,對第二波疫情的應對令人失望,而最後的疫苗接種階段仍將以失敗告終。學者認為,歐洲官員不僅對風險視而不見,而且誤判危險。全文摘編如下:

疫苗混亂凸顯出歐洲對大流行管理的失敗,面對中國的脱穎而出、美國的復興和俄羅斯的嘲笑,歐盟成為最受傷的一極,這場大流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一場演出,全球大國都拿出了最好的表演,在其他國家已經瞥見這場悲劇的結束之時,歐洲卻問題頻發,令人失望。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歐盟的疫苗接種運動幾近崩潰:在阿斯利康和強生疫苗遲遲不能供貨之後,歐盟將全部希望寄託在輝瑞能夠繼續履行合同上。歐盟的經濟也未能起飛,其復甦基金仍在等待德國憲法法院的批准。

歐盟在大流行開始之時慌亂無序,對第二波疫情的應對令人失望,而最後的疫苗接種階段仍將以失敗告終。

很少有人知道具體問題出在哪裏。歐洲理事會前主席赫爾曼·範龍佩的前顧問盧克·範米德拉爾感嘆説,“疫苗接種失敗是歐盟機制失敗的另一個例子”,“對這個風雲變幻、不僅依靠法治和技術官僚統治,而且還依靠權力和威懾力説話的世界,歐盟機制的基礎規則適應得太慢”,“歐盟外交最近的屈辱和失誤證明了這一點”。

有學者指出,歐盟目前的地位岌岌可危。官僚主義太多,思考太少,獲得了許多權利,但對國際關係的瞭解卻少得可憐。表面很團結,但是在困難的時候很少合作。

問題在於,不僅歐盟的主要競爭對手出手強硬,歐盟還被中等大國挑戰。先是被鮑里斯·約翰遜欺負,接着被弗拉基米爾·普京欺負,然後阿斯利康言而無信,延遲向歐盟提供疫苗,卻信守與第三國的合同。

西班牙分析人士何塞·伊格納西奧·託雷夫蘭卡説,“歐洲人的一隻手被綁在背後,而他的其餘對手都知道所有的卑鄙政治手段”,“有時候它看起來像是一種食草動物,被食肉動物包圍”。

範米德拉爾批評説:“歐盟委員會未能適應戰爭經濟的局面。他們的工作方式在和平時期行之有效,但在這種大流行中,適用權力法,以及可以確保生產、禁止出口的國家法律,這不是價格機制!”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在尋找歐洲失敗的原因時也同意這種判斷。克魯格曼認為,歐洲官員不僅對風險視而不見,而且誤判危險,例如為疫苗支付了過多的費用或選擇了錯誤的配方。他最近在《紐約時報》上寫道,“因此,他們躲避風險的方式就是延遲購買、討價還價和拒絕授予免責聲明”,“他們似乎不太擔心許多歐洲人由於疫苗部署太慢而生病或死亡的風險”。

範米德拉爾指出,這種“崩潰”應部分歸咎於歐盟官僚主義,但並不是全部。畢竟,疫苗接種緩慢是各國的責任。這位歷史學家和哲學家説,“這與歐洲人缺乏採取行動的能力,即隨機應變有關”,“我們享受了三代人的和平,這使我們喪失了出於任何特殊目的,例如贏得戰爭或者為80%的人口接種疫苗而動員整個社會、整個政治體系的能力”。

這種缺乏活力的情況是老齡化社會的典型特徵,是歐洲承受的許多負擔的根源。歐盟也具有因為缺乏團結而導致無法與其他大國進行政治競爭的劣勢,它由27個不同利益的國家組成,只有在事情不復雜時它們才願意團結,並且不願因為結盟而失去主權。

來源:參考消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41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全世界都在嘲笑歐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