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羣的孩子,大多擁有更高級的人生”心理學家的分析很有道理

文\好孕姐

早上送樂樂上學,正好在電梯裏遇到隔壁家的小女兒苗苗,她小小年紀不愛説話,被媽媽催着才打了招呼,鄰居一臉不好意思,表示女兒從小就這樣,不愛與人相處,有點不合羣。

送完孩子回來,我和鄰居聊起育兒方面的話題,她始終為女兒的性格所焦慮。

比起國外,中國人更加重視人情世故,情商低的孩子長大很難有出息,所以,大多數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成為高情商的人。鄰居清楚知道情商的提高要依靠社交經驗的累積,偏偏苗苗性格內向,從小不愛與人交流,上學後也少有朋友。

都知道朋友多了路好走,女兒從小孤身一人,將來怕是學習和事業都要受影響。

“不合羣的孩子,大多擁有更高級的人生”心理學家的分析很有道理

面對鄰居的擔心,我卻不以為然,從心理學角度來説,孩子在社交上分為合羣和不合羣,大多數家長都認為合羣是好的,是孩子情商高受歡迎的體現,但在心理學家看來,不合羣的孩子才是比較獨特的存在,其中涉及到人類的從眾心理,一起來看下分析吧,很有道理。

“不合羣的孩子,大多擁有更高級的人生”心理學家的分析很有道理

▲為什麼要孩子合羣?

大多數家長一味要求孩子合羣,受歡迎,在外多交朋友,卻忘記了為何孩子一定要合羣?心理學家認為,但凡要求孩子合羣的家長,都是習慣把朋友榮光拿來炫耀的類型,在他們眼中,孩子合羣是值得炫耀的資本,原因無非有三:

①利益:通過社交建立人脈網

眾所周知,人羣社交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共同利益,可能是精神上的,也可能是物質上的。通過社交活動去構建屬於自己的人脈網,屬於大眾比較認可的能力之一。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之所以對羣體充滿嚮往,萬千理由都繞不過一個利字當頭。對於人們來説,合羣意味着與羣體擁有共同的思維和心理,彼此之間能夠互相利用,為生活爭取一定的方便和特權,遇上困難時互相幫助,“合羣”會讓人發自內心的產生安全感。

孩子也是一樣,擁有屬於兒童世界的小團體,意味着更多的話語權和行動力,所以,孩子們也熱衷於以共同話題去尋找同類,爭取力量最大化。

“不合羣的孩子,大多擁有更高級的人生”心理學家的分析很有道理

②羣居性:服從人類的天性

之前我曾和朋友討論,在自然界萬千物種之中,人類並不具備生存優勢,無論從繁衍後代方面還是力量方面,為何能夠佔據生物鏈的最頂端?最終得到的答案是羣居性和智慧,尤其是前者,我們的老祖宗通過族羣的方式生存下來,羣居性的本能刻在我們的骨子裏。

③懼怕孤獨,無法獨自生活

“我一個人待不住,我在家沒人説話,我難受!”

這是我年少時期獨自在家的感受,作為一個性格外向的人,從小就活在朋友的簇擁裏,説句炫耀的話,我幾乎沒有一個人吃飯的時候。在家有父母和外婆陪伴,在學校有小夥伴一起,很少有孤獨的時候。

這並非代表我情商多麼高超,不過是因為害怕孤獨罷了,我從小沒辦法長時間獨處,因為不想面對空洞的房間,安靜會讓我感到窒息。上大學後也是如此,所以我很少有感情空窗期,兩段戀情之間的間隔最長不超過一年。

所以,身邊總是朋友環繞並不代表情商高,也可能是因為缺乏自我,急需要羣體氛圍來為自己補充力量。反之亦然,不合羣的孩子,未必就是情商低,也可能另有一番天地。

“不合羣的孩子,大多擁有更高級的人生”心理學家的分析很有道理

▲不合羣的孩子,大多擁有更高級的人生

從社交方面來看,不合羣的孩子能減少不必要的社交,更能抱守本心。

著名心理學家安東尼·斯托爾曾説過,過度的社交活動會毀掉人類的本心,簡單來説,孩子的自我意識會隨着社交活動逐漸消弭,這種心理源於對羣體的順從。

“不合羣的孩子,大多擁有更高級的人生”心理學家的分析很有道理

而不合羣的孩子就截然相反,他們具備豐盛的自我和本心,不在意外界的看法,抱守本心,意志堅定。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很少會人云亦云,也能撥開事物的表象去看清本質,很少被羣體意識所迷惑,面對機遇,更容易成功。

除此以外,不合羣的孩子更能掌握好自己的人生。心理學家堅定認為,特立獨行的孩子大多和而不流,懂得自我的可貴,面對目標更加堅韌。加上從小獨處練就堅韌的心性,高度的獨立自主性註定了不平凡的人生。

所以,家長不必為孩子的不合羣而擔憂,沒準兒這是孩子天才的表現,坦然處之即可。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備孕、孕產護理、寶寶健康、成長髮育,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87 字。

轉載請註明: “不合羣的孩子,大多擁有更高級的人生”心理學家的分析很有道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