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80後“最美院長”李文俊:從事養老服務是行善積德

由 哈愛朵 發佈於 綜合

在萊蕪區社會福利中心,住着140多位老人,其中大多數都是來自各鄉鎮的五保老人。對院長李文俊來説,每天的工作,就是讓這些原本無所依靠的老人在這裏頤養天年。

李文俊總説,能為老人幹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是積福是行善是榮幸。從事養老工作8年來,她用真誠温暖着老人的心,也成了老人最信任的人。

“既然選擇了,就踏踏實實把工作幹好”

2017年,原萊蕪市為民辦十件實事之一的敬老院集中合併,其中原萊城區六個鄉鎮的敬老院老人集中合併到萊蕪區社會福利中心。按照計劃將在供暖前將所有老人集中合併完成,但臨近供暖,中心的部分工程尚未收尾。當時萊蕪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接管運營後,李文俊臨危受命,擔任院長。

身邊的朋友都勸她:你這麼年輕,新中心還沒完工,工作不好乾。可李文俊還是義無反顧地帶着團隊先行進入,“既然選擇了,就踏踏實實把工作幹好”。為了早日讓老人從鄉鎮的平房敬老院搬至新的暖氣樓房,李文俊帶領工作人員從清運垃圾、所有設施設備進場並佈置,一直到聯供暖調試等,沒白沒黑地幹起了工地上的粗活,一干就幹了將近兩個月,手上和腳上都起了凍瘡。最終,在計劃時間內將6個鄉鎮的160名五保老人安全搬遷至暖氣房,讓老人感受到了政策的温暖,也為萊蕪政府十件實事的順利完成作出貢獻。

“這裏的一磚一瓦雖然不是我們建的,但中心的一張桌子,一張牀,都是我們安置的,一草一木,都是我們種植的。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第一批老人是和莊鎮的40名五保老人,用一輛大巴車接過來,第二天,第三天,直到160名五保老人都被接過來。”李文俊對福利中心有着深厚的感情,“看到老人們臉上幸福的笑容,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標準化管理讓老人住得更舒心

面對入住的近200位老年人,照顧他們每天的日常生活是護理員的“頭等大事”。

如今,福利中心的護理團隊更偏向年輕化、專業化。這些90後的護理員,大都是老服專業或護理專業出身,經過系統的技術和理論學習,吸收新知識的能力也較強。“在今年市民政局‘最美養老人’系列評選活動中,我們96年的護理員亓慶就被評為最美護理員。”説起中心的護理工作,李文俊充滿自豪。“在福利中心,護理員個個都會背《弟子規》。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護理員不光會背,還要踐行。”福利中心剛成立時招聘的第一批護理員,有的年齡在40歲左右。她們家裏的老人甚至來中心表示感謝,“我兒媳婦在這裏工作還不到一年,像變了個人似的,脾氣好了,對老人也更孝順了”。

在福利中心,李文俊狠抓養老服務質量建設,用自己的愛心、耐心、熱心,把對老人關愛之情融入到工作中。按照民政部門的養老服務規範對老人進行全方位照護;按照市場監管部門對廚房工作進行改進;按照消防部門要求對消防設施設備進行改造、檢修;制定各項制度用於規範和提升養老服務質量。作為山東省敬老院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中心實行標準化管理,各項工作都有章可循。飲食、作息、文化活動、服務等方面都制定了相應的標準,工作人員的職責要求更加明確,工作效率及服務質量得到大幅提升,更主要的是給中心的老人提供標準的服務,讓他們生活得更舒心。

50天×24小時,守護老人安康

今年疫情期間,守護中心入住老人和工作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成為李文俊的第一職責。

面對這場“大考”,身材不魁梧的她,從“全封閉”管理那天開始,就24小時與老人同吃同住,堅守院內一線。為了守護好老人的安全,她帶領大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防控預案,多項防疫措施在相關政策出台之前就已經落實,防疫防控體系快速建立,儲備防控物資、實施每日疫情防控雙報告制度,確保為中心構築起一道堅實堡壘。白天,她耐心地為老人進行心理慰藉,消除老人想回家過年以及對疫情的恐懼;晚上,與同樣封閉住院的工作人員談心,讓大多數女員工能減輕對家以及孩子的惦念,儘量讓大家減輕心理負擔,全身心投入到防疫工作中。把院裏的人都安頓好了,她卻不敢與舍在家裏僅2歲多的幼子通話,怕孩子會哭鬧着要見媽媽。就這樣堅守了50天,院裏未出現一例新冠病例。院內在疫情期間的管理措施及方法多次受到區抗疫指揮部等監管單位的稱讚。

在李文俊的帶領下,萊蕪區社會福利中心先後被評為“山東省敬老院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山東省醫養結合示範單位”、“山東省民政系統先進集體”、濟南市五星級養老機構。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