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超市採購,在零食前碰見一對母女,女兒看起來快要哭出來了,從旁邊擦肩而過時,聽見這位母親對女兒説:“寶貝,媽媽告訴過你很多次了,我們就很窮,沒有錢買零食。”
“家裏沒有錢”“我們很窮”——這些話不是最近才出現的,很久以前的家庭教育就已經有這樣的“道理”存在了。
很多父母認為,如果再孩子小時候就告誡他們,家裏經濟困難,那他們就能很大程度上的懂得節約,更加懂得如何去珍惜所得之物。
但是説出這些話的父母,就沒有想過,這樣的教育方式可能會害自己的孩子一輩子嗎?
有一位友人,她的父母都是普通工薪階層,她也是獨生子女,家裏經濟雖然不算多麼優渥,但是也勉強小康。但是有好幾次我都發現,她購物時的狀態非常奇怪。
她看中了一款裙子,興致勃勃的去試衣間換,對着鏡子時她表露出了無限的喜愛,就在導購員提議讓她買回去時,她瞥了一眼價格,思索了一下,換下裙子離開了商場。
在接下來的無數個服裝店裏,她都對那條裙子念念不忘,甚至嘴裏一直叨叨。
旁邊一起逛街的閨蜜看她這麼喜歡,就建議她回去買下來。然而她説:“500塊有點貴了,我捨不得買。”
這位捨不得買裙子的朋友,月薪5500,除去必要的生活開銷,每個月流動資金至少3000。
為什麼她捨不得用?因為她的父母在她小時候就告訴她,家裏窮,要不要鋪張浪費。她的確養成了節約的美德,於此同時,也變得自卑。
父母一直以來給她灌輸的觀念就是,我們家比普通人家都窮,別人孩子有的我們不一定能有。在學生時期,她的自卑就早已經體現出來了。
小學要組織自願的春遊活動,每個人交一百塊就能參加,她一個人悶着糾結了很久,還是決定做個“懂事的孩子”,自願選擇不交錢,不去,自然也沒跟家人提過這事。後來,她一直都不敢再跟同學們一起玩,她害怕別人發現自己沒錢,更害怕自己會羨慕別人。
讀中學後,她和好朋友們一起逛街,五個人裏,另外四個都手捧一杯奶茶,唯獨她什麼都沒買,因為她覺得那是不必要的“浪費”。
一句“家裏窮”,讓孩子不僅有了過於畸形的消費觀和金錢觀,更有了根深蒂固的自卑感。
窮的不再是荷包,而是心理。
心理學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希望得到什麼,就會真的得到它。反之,你覺得做某一件事會很困難,那麼,你所設想的困難和險阻就會如約而至。
現實中有很多窮人孩子早當家的例子,但是沒有人問過這些當家的孩子,他願意那麼早就當家嗎?他願意做同齡人中“最懂事”的那個嗎?或者,他快樂嗎?
在一個父母給定的,這樣的“破房子”裏,孩子很容易產生心理畸變,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心理問題——自卑、自閉、習慣性逃避、自尊感低……家裏窮這個事實,真的有必要時時刻刻,在孩子面對任何選擇時,都這樣提醒他嗎?
孩子在發育時期,父母所灌輸的思想,會常伴於他的一生。一旦養成了“窮”思想,不管今後多麼富裕,“窮”總是會影響這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可能不會在金錢上吝嗇,但是難保這樣的慣性思維不會出現在其他方面。最可怕的是,他自己直到成人後都沒有發現這樣的教育方式存在問題,繼而給自己的下一代繼續灌輸這樣的理念。
窮養——就如同是民間的猛獸,吞掉一批弱小的孩子,這些孩子要麼被啃得屍骨無存,要麼經歷千辛萬苦,被吐出來成器成材。
但是這其中的風險,是誰在承擔?是孩子。
雖然現在很多文化都鼓吹“窮是原罪”,把錢放在了第一位。但是這樣的説法,真的對嗎?
有些孩子的心理建設並不完善,甚至可能不夠健康,在無數次被動提醒“你很窮”時,自卑因子就像是洪水,劈頭蓋臉的就把孩子的信心淹沒了。
家裏窮根本不是問題,但是窮教育就是很大的問題了。
不管經濟再拮据,適當的避免讓孩子參與到“貧窮”裏來,或許更加有利於他的成長。畢竟“貧窮”一旦不分場景的長期壓在孩子肩上,那這就成為了一種精神打壓。
我們不鼓吹鋪張浪費,不鼓吹拜金主義,那麼為什麼非得鼓吹“窮”?
沒有錢並不可怕,骨子裏窮才是真的可怕。自我認知裏的貧窮,可能會成為扼殺孩子未來的種子。
- The End -
作者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Cognitive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