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今世界最先進、最發達國家的美國,在環境保護領域方面的表現,卻被描述為“劣跡斑斑”。多種事實表明,美國不僅在環境保護政策上大開“倒車”,還嚴重損害全球環境治理的公平、效率和成效。
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大開倒車
隨着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主席、時任法國外長法比尤斯敲下手中的綠色小槌,《巴黎協定》在經過長達四年馬拉松式的艱苦談判後,終於在當晚達成。這一協定被認為將使全球氣候治理進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階段,而《巴黎協定》也被普遍認為是近年來多邊主義重大成果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2016年11月4日,法國巴黎,巴黎凱旋門亮起綠色燈光,慶祝《巴黎協議》正式生效(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不料,短短18個月之後,在《巴黎協定》最重要的締約方之一的美國,事情卻發生了變化。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以來,秉持“美國至上”主義的美國政府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治理問題上的立場出現重大倒退:美國政府取消了清潔能源計劃,持續放鬆化石能源行業發展,廢止諸多美國行政部門有關氣候變化的政策……科學讓位於政治的做法也開始慢慢主導美國的氣候與環境政策。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公共政策專家、密歇根大學環境科學學院教授巴里·拉布指出,美國政府在氣候變化和環境治理問題上越來越推行反智反科學的政策,而科學界也在政策制定過程中越來越受到排擠:
△音頻丨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公共政策專家、密歇根大學環境科學學院教授巴里·拉布
巴里·拉布:“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一些機構,比如負責環境保護的機構,尤其是那些擁有專業技術和知識的人和機構越來越被邊緣化,這些人和機構擁有大量專業知識,他們過去曾在制定公共政策、對民眾進行科普等方面做出過非常重要的工作,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我們注意到,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退休、離開。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問題上,美國人認識和應用科學的能力被剔除掉了。”
在垃圾與環境污染治理方面不作為
除了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指責別國,並且越來越與世界各國漸行漸遠之外,美國在垃圾與環境污染治理方面也長期不作為。1992年5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佈了《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目前公約已有175個締約方。而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均塑料消費國和最大的固體廢棄物出口國,美國迄今為止一直不予批准《巴塞爾公約》,阻擋全球塑料垃圾管控進程,阻撓關於加強管控塑料廢物修正案的通過。
△2018年10月14日,馬來西亞吉隆坡,當地一家非法垃圾回收工廠外堆放的塑料垃圾(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不僅如此,美國不顧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利益和人民健康,長期將處理能力欠缺的發展中國家作為塑料廢物的最終處置場所。國際消除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網絡副主席、美國阿拉斯加社區反有毒物質行動組織負責人帕姆·米勒批評美國政府為了一己之利,不顧全球環境惡化:
△音頻丨國際消除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網絡副主席、美國阿拉斯加社區反有毒物質行動組織負責人帕姆·米勒
帕姆·米勒:“美國的所作所為的確令人震驚,尤其是我們看到美國不是《巴塞爾公約》的締約方之一,卻試圖阻礙其他締約方在治理塑料等污染物方面做出努力,因為美國這麼做,有其自身的巨大利益。美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出口國,美國向發展中國家,比如南亞、中亞、南美以及非洲國家出口塑料垃圾,造成全球性的污染物危機。”
自2017年7月中國將廢塑料等“洋垃圾”納入《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以來,美國出於解決自身垃圾出口需求,多次攻擊和無理指責中方禁止“洋垃圾”來華,要求中方撤銷禁令。對此,帕姆·米勒評論稱,美國的做法十分自私,要求也毫無道理:“這些垃圾含有有害物質,比如丙二酚等引發內分泌紊亂的持久性有毒物質以及多種化學致癌物質。這會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問題,所以中國有權利這麼做,但是美國開始轉而把這些有毒垃圾運往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亞洲其他國家。”
在環境治理問題上毫無大國擔當
除《巴塞爾公約》之外,國際社會在應對有毒污染物問題方面還廣泛簽署了另外兩個公約,一個是《關於在國際貿易中對某些危險化學品和農藥採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約》,另一個是《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同樣,這兩個公約,美國至今都未加入。
△2010年5月24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埃爾默島,航拍墨西哥石油泄漏污染區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在環境保護問題上所做的努力與其國家經濟實力、政治影響力並不相符。帕姆·米勒直言不諱地批評説,美國在環境治理問題上毫無大國擔當:
△音頻丨國際消除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網絡副主席、美國阿拉斯加社區反有毒物質行動組織負責人帕姆·米勒
帕姆·米勒:“美國在履行國際義務方面沒有起到好的作用,比如美國至今不批准《巴塞爾公約》《鹿特丹公約》和《斯德哥爾摩公約》。這三個公約,美國竟然一個都沒有加入。相反,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扮演了非常負面的角色,他們試圖勸説少數一些國家與國際社會上絕大多數希望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國家作對。事實上,美國正在起着極其反面的作用。另外,美國化學委員會在國際舞台上,也頻頻代表美國的石化燃料製造商和美國的塑料垃圾貿易公司等機構的利益發聲。作為一個美國公民,看到美國政府的這種做法,我不僅感到失望,而且感到震驚。”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是全球累計排放温室氣體最多的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態度消極,備受國際社會詬病。美國政府不僅對自身劣跡視而不見,反而抹黑攻擊在這一領域採取積極行動並獲得國際社會好評的國家,這完全是一場玩弄“雙標”的政治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