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情懷
——河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張連印退休植樹造林紀事之三
■解放軍報記者 柴 華 司李龍 潘 娣
特約記者 劉松峯
從空中俯瞰山西大同左雲縣張家場鄉,以一座紅頂涼亭為圓心,鬱鬱葱葱的林木,如一圈圈綠色的漣漪盪漾開去。
這座涼亭,由當地羣眾自發捐款修建,豎立着一塊“張家場鄉萬畝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紀念碑”。
當地羣眾口中,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將軍台”。
綠色,是這片土地魂牽夢縈的顏色。河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張連印回鄉植樹造林18年,播綠1.8萬餘畝,匯入雁北青山的萬頃蒼翠;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凝聚綠色發展的萬眾力量。
綠意環繞的“將軍台”,銘刻着鄉親的質樸民心,見證着老兵的綠色情懷。
於涼亭上極目遠眺,滿山皆綠。張連印喜歡站在這裏,聽風吹枝葉,沙沙作響。興之所至,張連印還會高歌一曲:“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這首歌,就是他的心聲,也是他一生的信念。(陸海亮提供)
栽綠
退休回到家鄉植樹造林,張連印做的第一件事是拜師。他説:“回來種樹,光有滿腔熱情不行,得有方向有規劃,知道朝哪裏努力,看看能做到啥程度。”
“2004年初,張連印揹着半袋沙土找到我,讓我幫助分析沙土地育苗成活率低的原因,一聊就是大半天。”山西省原林業廳防沙治沙辦科長桑金海回憶。
不只是桑金海,還有省林管局的高級工程師、市林業局的總工程師、右玉縣苗圃的負責人等,都是張連印“三顧茅廬”的專家。
“生態”,是這些專家口中的高頻詞,也是張連印常翻閲的林業書籍雜誌中的關鍵詞。從防風固沙、水土保持,到生態農業、村莊綠化,張連印在植樹之初,便在有聲與無聲的“老師”幫助下,站上了一個高點。
他找到山西省林業勘測設計院現地勘查,制訂了《張家場生態園林村建設總體規劃》,計劃通過綠化荒山荒地改善生態環境,搞好村鎮園林建設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種苗繁育基地、特色農業試驗區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荒山佈陣春點“兵”。成本低、易成活,防風固沙效果好——張連印選擇樟子松為主要種植樹種。2005年,他專門從遼寧阜新彰武縣買來160萬株優質樟子松幼苗進行培育,希望它們成為家鄉的“防沙衞士”。後來,這些幼苗成活率達到95%以上,實現左雲縣及周邊地區樟子松首次大規模成功種植。
第一次聽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張連印感到既形象又親切。10餘年的種樹經歷,令他不由感慨:“這就是大家的目標,關係到千家萬户、每個村莊。”
如今,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越來越多的地方成為共識、變為現實,張連印笑着説:“我當年的方向選對了。”
張連印。丁美寧 攝
近年來,左雲縣通過實施包括清風林教育基地建設在內的一系列生態工程,全縣林地面積達到88.56萬畝,林草覆蓋率達到45.03%,成為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省政府首批命名的“全省林業生態縣”。
進入10月,張家場村迎來好幾場秋雨,雨中的山林綠意更濃。
“今年雨水不少,樹木長得很茂盛。趕上好時代、好政策、好氣候,我們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張連印説。
澆綠
清風林教育基地,一片葱鬱之中,一塊裸露的沙丘形如傷疤。
這是當年基地在十里河改道留下的荒灘上初建時,張連印特意要求“保留”的一塊原貌。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留下這塊‘疤’,就是為了讓後人看看破壞生態的結果。”張連印説。
種樹的前幾年,種植規模不斷擴大,荒山荒灘上出現一抹抹新綠。但張連印沒想到,種了這麼多樹,張家場鄉的生態環境還是沒有大的改觀。
左雲縣是典型的黃土丘陵緩坡風沙區。據統計,本世紀初,這裏年降雨量只有408毫米,蒸發量卻達1847.8毫米,水土流失嚴重。
“要改變這荒山禿嶺的面貌,還得科學地進行風沙和水土治理。”張連印有了新目標。
張連印(右)與兒子張曉斌查看土質變化。丁美寧 攝
2009年,張連印參與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項目,帶頭參與水土保持治理。在技術專家指導下,他籌措資金新建一座儲水能力1萬立方米的漿砌石池塘,開始探索實踐小流域綜合治理措施。
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
小流域綜合治理,重在保持水土。然而,前期建造的蓄水池,難以給草木提供充足的水資源保障。
“打井!”果斷決策後,張連印和專業技術人員一道紮在山溝溝裏,觀察山勢分佈、地表植物生長情況、地下水走向,查清地層、地下構造,測算地下水量,研究打井點位……
鑽井的轟鳴聲響起,第一眼井出水了。緊接着,7眼水井,一條3500米U型防滲渠和一條3000米節水灌溉管道等,確保了“源”和“流”,“鎖”住了水和土。
近年來,張連印先後參與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項目、首都水資源井灌區節水灌溉項目、雁門關生態畜牧水利配套張家場鄉飼草料基地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建設等,取得小流域綜合治理的良好生態效益。經過綜合治理,左雲縣十里河濕地生態園區建成,被稱為“塞上氧吧”。國慶假期,園區外停了不少掛着外地車牌的汽車。綠草豐美,水流潺潺,遊客們遊覽拍照,流連忘返。
乘車路過生態園區,張連印隔窗望着這一幕,笑意在眼角盪開。
播綠
“苗賣不出去”,成了張連印這兩年“幸福的煩惱”。
近年來,左雲縣建成萬畝以上林區13處、標準化園林村85個、育苗基地20個,林草覆蓋率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0餘個百分點,水土流失治理率達54.8%,幾乎沒有大片的荒地需要綠化。
樹苗“滯銷”了,理念卻很“暢銷”。
“靠一個人種樹,改變不了環境,也打不贏風沙和荒山治理這場仗。讓更多的鄉親參與,才能打贏持久戰。”張連印想把樹種滿荒山,更想讓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張連印。丁美寧 攝
如今,他有了年幼的“粉絲”。學校組織到清風林教育基地參觀後,左雲縣東南小學學生池正遠在作文裏寫道:“我要以張爺爺為榜樣,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後為家鄉種更多的樹。”
如今,他有了年輕的追隨者。村民田四旺在基地工作了5年,他的大女兒田宏麗高考填報志願時,選擇了與農業相關的專業:“我以後想和張爺爺一樣,為家鄉做點有意義的事。”
如今,他有了遠道而來的支持者。山東威海一位企業負責人瞭解張連印的事蹟後非常感動,專程帶着員工趕到基地,義務植樹3000餘株:“在荒山荒坡種樹費心費力,我打心眼裏佩服老將軍,很想助他一臂之力!”
生態建設的宣傳員、綠化荒山的戰鬥員、森林樹木的護衞員,在張連印對自己的“三員”定位中,“宣傳員”放在第一位。地方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駐地部隊經常邀請他授課。儘管他難得空閒,但仍有求必應。在他看來,這是傳播綠色發展理念的好機會。
2018年以來,張連印為省市機關、幹部學院、國有企業、中小學校作報告200多場,1.2萬餘人次受教育。他從不收課時費。他的不少聽眾常以義務植樹的方式,交上更有意義的“課時費”。
10月18日,張連印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記者撥通電話對他表示祝賀。
“受到表彰,是對我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方面,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談及未來的打算,張連印説,“這些都是長期的工程。我還要好好制訂計劃,一項一項規劃,繼續堅持做下去。”
本文刊於10月21日解放軍報01、02版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