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户端
魏容
“雖然現在不愁吃穿了,有其它煩惱事也可以給我説。”12月天氣漸寒,老同志楊梅走村串户跑得更勤了。“村民楊秋平家有小孫子身患殘疾得更關心,村裏的孤寡老人也要多走訪才能及時瞭解問題、幫助解決。”
楊梅今年69歲,退休前是畢節市黔西市新仁鄉化屋村化屋小學的校長,退休後擔任化屋村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村裏大小事務總有她的身影,熱情不減的原因很簡單:“雖然退休了,也想發揮點餘熱,再為村裏做點事!”
截止2021年底,畢節市共有離退休幹部37371名。像楊梅這樣退休後選擇繼續在新的事業上發光發熱的人並不少。為凝聚“桑榆”力量,2018年,畢節市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離退休幹部黨建工作實施意見》,並探索建立離退休幹部黨建活動陣地“桑榆紅驛站”,匯聚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等“五老”力量。結合工作閲歷和特長,他們深入城鄉向羣眾宣講政策、幫助化解老百姓的矛盾糾紛,帶領羣眾發展產業,年逾八旬的陳烈耀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畢節市關工委副主任、老科技專家,陳烈耀在退休前擔任原畢節地區農業局局長,退休後,他結合掌握的經果林種植專業知識和種植經驗,帶領畢節市七星關區鴨池鎮創業青年孫勇讓產業紮了根。
“2011年,我和同村好友搭夥種了 50畝葡萄,但不懂技術,葡萄掛果率很低,沒有收益,大家都退出了。”孫勇回憶。
2014年,孫勇參加了由省、市關工委舉辦的農業技術培訓班學習,課堂上他積極提問,作為培訓主講人的陳烈耀很欣賞孫勇的勤奮好學,不僅解答了種植難題,還為他買了相關書籍,並幫助引進在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葡萄品種,替換掉孫勇基地原來種植的老品種葡萄。
陳烈耀(左一)與孫勇在葡萄基地查看長勢。
在陳烈耀的指導下,結合本地氣候、地理條件,孫勇在基地佈設避雨設施、滴管設備等農用設施。每到葡萄施肥、修剪的關鍵時間,陳烈耀又邀請在職專家組到基地進行技術指導,從植株起壟間距到病蟲害防護等方面,為孫勇提供技術保障。
“2017年開始,葡萄產量提升到40萬斤左右,現在種植面積也發展到180多畝,13個品種從7月陸續成熟,一直能採收到11月中旬,形成了訂單、入園採摘、葡萄酒生產的銷售方式,今年收益有60多萬元。”
説起收穫,孫勇難掩喜悦:“有十多個村民通過在基地務工已經成為技術人員,技術帶動下,村裏葡萄基地也發展到了250多畝!”
“要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產業,就要把年輕人培養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時值寒冬,陳烈耀和畢節市關工委的其他老專家一起,又到葡萄基地查看情況,並再三囑咐:“冬季管護關乎來年結果,施肥剪枝馬虎不得!”
老而彌堅,老有所為,畢節已成立173個農村科技培訓老專家組,為農村知識青年培訓種養殖技術1.5萬人次,而讓老有所樂、老有所依、老有所獲,能進一步釋放“銀髮風采”。
畢節市有246個離退休幹部職工黨支部,有的離退休幹部黨員退休以後,因組織關係變更、居住地分散等原因,導致參加黨支部集中學習活動的機會少。針對這一問題,畢節市委老幹部局為流動的老黨員建立異地離退休幹部黨支部,擴大離退休幹部黨組織覆蓋面,提升組織力、凝聚力、感召力。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在距畢節市100多公里外的貴陽市區,畢節市黔西市駐貴陽“桑榆紅驛站”,文藝節目彩排正忙。
2019年,畢節市黔西市投入225萬元為黔西駐貴陽異地離退休幹部職工黨支部購買活動用房,建設活動陣地,匯聚了因退休到貴陽居住的118名老黨員幹部,讓流動到貴陽的老黨員們,有了學習、活動的“新家園”。
在活動牆上,掛滿了展示老黨員、老同志們參加志願服務、開展文藝匯演的照片。黔西駐貴陽“桑榆紅驛站”黨支部書記唐篤英説:“大家還組成志願服務隊,在城鄉舉行文藝匯演、為鄉村捐資助學、開展老幹部送學下鄉活動、養殖業培訓等活動,老同志們在這裏真正實現了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截至目前,畢節市老幹部工作系統各級“桑榆紅驛站”組建“桑榆紅”志願服務隊160支,登記在冊的“桑榆紅”志願者2000餘名,“桑榆紅”志願者累計服務時長8000多小時。畢節市老幹部羣體正充分發揮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在自覺自願、量力而為的前提下,積極發揮餘熱,為畢節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範區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