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衞報》11月5日文章,原題:一個紊亂的美國幫了中國,卻傷害了澳大利亞及地區 當美國大選緩慢走向揭曉時,北京並無緊迫感。北京及許多中國人認為美國江河日下,特朗普加速了這個不可避免的趨勢。
新冠病毒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中國運用國家力量,像一把利劍遏制住疫情。相比之下,美國繳械投降。分裂的政體被認為是美國民主制度損傷的進一步證據。這些可被視為北京的勝利。
從中國的角度看,更多勝利即將到來,且很多是在澳大利亞周邊地區。北京威脅澳對華鉅額出口——但人們的目光都聚焦美國政壇的馬戲團式表演,因此這個問題獲得的關注度比平時要低。
中國也一直在向東南亞各地伸出橄欖枝,在疫情中提供技術援助和防護設備。許多國家已與中國達成協議,保證如果中國候選疫苗獲批,會優先使用。
這個真空是美國留下的。在全球公共衞生方面,美國實際上是離場了。國內深陷疫情,這個世界最大經濟體拋棄世衞組織。中國承諾優先提供疫苗的國家中有美國的盟友,比如菲律賓和泰國。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澳大利亞不得不孤軍奮戰。堪培拉希望反制中國,承諾在地區開展逾5億澳元的“疫苗外交”。
若拜登上台,中國可能難以找到這些機會。因為他是全球主義者,承諾將重新定位美國在國際舞台的地位,並重新加入世衞。澳大利亞會歡迎這種前景。但對北京來説,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幾乎不會改變政策環境。特朗普政府的對華強硬立場,是這個撕裂國家難得的一點一致。若拜登當選,美國將繼續在大多數領域挑戰中國,包括貿易和技術。在美國,強硬的對華政策也能在政治上討好——在澳大利亞亦是如此。
一個不同之處可能是,拜登政府將在對華政策上與夥伴盟友更好地協調。穩定和協商的方式將是澳喜歡的,因為澳在幾乎沒有後援或支持的情況下面臨中國經濟的衝擊。誰將贏得美國大選,對澳比對中國重要得多。 一個在混亂中險勝的總統領導下的美國會更孱弱,會令中國更自信。一個忙於應對國內動盪的新政府,無法意識到澳大利亞及廣泛地區所需要的緊急支持。一個撕裂的美國可能意味着孤立的澳大利亞。這反過來會令中國更加勇敢。(作者娜塔莎·卡薩姆,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