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的故事就説到這裏了,大家有什麼心靈體會都可以在文章最後得到留言板中給小編留言,大家每天的瀏覽量是小編工作的動力
希望小編的文章能給大家帶來快樂,如有不足,盡請諒解!
青弋江上游支流眾多,麻川河即是一支。麻川河從千年古鎮仙源東側穿流而過。説到麻川河,就不能不説麟鳳橋。麟鳳橋是皖南最寬的石板古橋,系當時太平縣連接徽州府、寧國府以及蕪湖的重要陸路通道。
麟鳳橋坐落在仙源鎮水東村,橫跨麻川河,嘉慶《太平縣誌》:“麟鳳橋:東門外板石潭,合邑輸建。”麟鳳橋體量巨大,造型凝重端莊。據2008年版《黃山區志》記載:該橋“為5孔石拱橋,橋高12.3米,寬7.1米,單孔跨徑13.4米,全長91.6米。清乾隆三十年(1765)由僧人玉成法師募捐修。同治五年(1866)被洪水沖壞,光緒四年(1878)全縣募捐大修。橋旁原建有庵、亭各一座,已毀。”麟鳳橋橋身兩側護欄共有三十四對石柱,橋中兩側鑲青石碑刻“麟鳳橋”三字,橋兩端各有一組抱鼓石。麟鳳橋體現了當時中國造橋技術的先進,也見證了中國匠人的聰明智慧和高超技藝,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經過250多年的風風雨雨,麟鳳橋至今仍保存完好。
2011年、2016年地方政府曾兩次撥款全面修繕麟鳳橋,2012年6月麟鳳橋被省政府公佈為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該橋所坐落的位置並不是仙源古城的正門,而是偏了約40度角的側門。陪同採訪的水東村支部書記蔣志文告訴記者一則趣聞:當年在給麟鳳橋選址時,首選位置的確是在古城的正東門朝宗門外。但在經過一番實地考察之後,有人發現如果將橋建於朝宗門外,則古道(弓背)、麻川河(弓弦)、麟鳳橋(弓箭),恰好酷似一柄射向當時太平縣衙的利箭,這在當時可是彌天大罪。經過商量,最後選址於古城偏門小東門的東北角。如此,就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麟鳳橋“不走正道”的奇怪模式。
據史料記載,麟鳳橋不僅是一處交通要道,更是一處文化景觀集聚地。橋北曾建有一座眾樂亭,宋嘉祐三年(1058)縣令孫覺所建,為文人墨客遊息之所。至今遺址尚可尋覓。
麟鳳橋北端河堤之上,有著名的“七音石”。蔣志文告訴記者,壘砌在河堤上的這七塊青石,從表面看與普通的青石並無二致。但若以石敲擊,則會發出七種不同的聲音。蔣志文特意撿起一塊石頭遂一敲擊,果然每塊青石所發出的聲音都不一樣。蔣志文説,他從小就在麟鳳橋邊嬉戲,也無數次敲擊過七音石,但這七音石究竟是古人有意為之,還是偶然的巧合,如今無法説清楚了。
從七音石旁拾階而下,便來到了麻川河岸邊。這裏有一組巨大的花崗岩羣,岩石伸入河道之中,石面光滑平整,這裏便是黃山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板石潭石刻所在地。板石潭石刻又稱板石詩刻、板石雕刻。據《黃山區志》記載:“(板石潭石刻)位於仙源麟鳳橋上首,麻川河北岸,是一約120平方米之花崗岩整體石刻……明天啓四年(1624),李調元題行書‘版石潭題詠’5字。”
記者在現場看到,板石潭石刻年代為明至民國時期,由五塊石刻題詩、一尊石刻佛造像組成,雖歷數百年風雨侵蝕,但石刻內容基本可以辨認,比如:明嘉靖年間太平縣令劉元凱的“移杯就溪山,魚鳥來爭酒。呼童分一瓢,化作天邊鬥。”明天啓年間龔應步的“灘水濺客衣,山花映春酒。相視瞻忘歸,悠然見星斗。”民國十七年(1928)桐城夏雲松的“夜遊板石潭,醉飲太平酒。明月照沙鷗,舉杯邀牛鬥。”
據蔣志文介紹,麻川河在流經板石潭石刻處時,湍急的江水拍打岸邊岩石,發出悦耳的琴瑟之音,故稱“板石聽琴”。板石前面的麻川河,即使在枯水期,水深亦可達四五米,是一處天然的垂釣佳地。因此古人常常在欣賞石刻之餘,再垂釣一番。遂有仙源八景之一“板石垂釣”。
立於麟鳳橋上,回望古意盎然的老街,隨處可見的葱鬱遮蔽了雙目,我們又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青弋江文化的豐厚。